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ET-1(endothelin-1, ET-1)是1988年日本学者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多肽。ET-1通过作用在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发挥作用,即ETA和ETB受体。ET-1皮下注射引起热痛觉过敏和瘙痒,两者是否通过相同还是不同初级神经纤维传入,目前仍不明确。我们使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探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和瘙痒分子机制及其可能存在的联系。激活的ETB受体通过κ受体和NOS(nitric oxide synthase)发挥镇痛、止痒过程,而皮肤本身存在这些受体,通过激活皮肤细胞这些受体后检测一氧化氮(nitrite oxide,NO)分泌量确定是否具有自分泌抗伤害作用。 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分组处理,每组6-9只大鼠,每只实验大鼠只使用一次。采用大鼠足底和脸颊皮下注射ET-1(10μM)分别诱导产生热痛觉过敏和瘙痒,通过与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Ⅰ(BIM)、PLC抑制剂U73122、PC-PLC抑制剂D609、PKA抑制剂H89和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AME共同注射探索它们的传导通路。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经过ETB和κ受体激动剂处理后检测产生NO量。 结果: 1、 ET-1引起热痛觉过敏作用 足底注射ET-1可明显降低热痛觉敏感阈值。ET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Q123与ET-1共同足底注射能完全阻断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P<0.01),而ETB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Q788(1 mM)对热痛觉阈值没有影响(P>0.05)。PLC抑制剂U73122、PKC抑制剂BIM与ET-1共同注射后显著抑制ET-1引起的热痛阈的降低(P<0.01)。而PC-PLC抑制剂D609和PKA抑制剂H89与ET-1共同注射不能扭转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P>0.05)。 2、 ET-1引起瘙痒作用 大鼠左侧脸颊皮下注射ET-1产生明显的搔抓行为,BQ123与ET-1共同皮下注射能阻断ET-1产生的瘙痒(P<0.01),而BQ788共同注射却增加大鼠搔抓次数(P>0.05)。PKC抑制剂BIM和PLC抑制剂U73122与ET-1共同大鼠皮下注射抑制ET-1引起的搔抓行为(P<0.01)。而PC-PLC抑制剂D609和PKA抑制剂H89与ET-1则不能抑制ET-1引发的搔抓行为(P>0.05)。 3、NO不参与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瘙痒过程 非选择NOS抑制剂L-NAME与ET-1共同注射对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瘙痒没有影响。ETB受体激动剂 IRL-1620和KOR激动剂 U5048作用在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后不产生NO。 结论: 1、ET-1通过ETA/PLC/PKC共同途径介导热痛觉过敏和瘙痒; 2、NO不参与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瘙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