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年增加,消费意愿不断提升,由此带动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激发出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代表健康与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正逐渐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但其市场份额仍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收入成为制约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水平相较于收入数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趋势。收入质量的异质性会驱使农村居民在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年增加,消费意愿不断提升,由此带动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激发出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代表健康与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正逐渐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但其市场份额仍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收入成为制约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水平相较于收入数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趋势。收入质量的异质性会驱使农村居民在消费绿色农产品时产生差异化决策,进而影响其实际消费行为。鉴于此,研究收入质量对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以青岛市作为研究区域,随机选取了辖区内45个村庄共计658名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健康信念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和SOR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就收入质量各维度(充足性、结构性、成长性、成本性、知识性)与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间的作用机理,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展开深入探讨。结果发现:收入充足性、结构性、成长性是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关键促进因素;收入成本性则是其干扰性因素;收入知识性对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收入充足性对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的促进效应最明显,而收入成长性则对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的促进效应最明显;外部刺激既可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对绿色农产品消费的行为态度来提高其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也可直接推动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的提升;感知收益能有效增强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向实际消费行为的转化效应,但感知风险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转化效应;主观规范在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向实际消费行为的转化效应中起着“推进剂”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有效改善农村居民收入质量水平,推动农村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提质、转型、升级,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收入质量促进机制、强化绿色农产品协同式管理、加速绿色农产品消费与新型消费的耦合进程。
其他文献
在战争与革命掀起的时代浪潮中,列宁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问题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争取和平的思想主张,领导布尔什维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列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论述了争取和平的制度基础与根本旨归,提出了争取和平的斗争并不排斥革命与战争、两制竞争背景下相对的“和平共处”是必要的、对外宣传工作对于争取和平的斗争极为重要等思想要点。深入研究列宁关于争取和平的战略思想,对于我们今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战略,“专创融合”是深化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入手,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平台搭建、师资团队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对“专创融合”理念下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索,以期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
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挑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方式也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由原来的重视知识的掌握到现在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化学学科角度出发,构建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重视“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可知,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采取更加多元的策略对学生引导和教育,以便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其在参与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运用所学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此顺利提升其核心素养,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应用,以便进一步完善其学习思路,切实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对此
近年来,我国重视乡村发展,在政策方针上给予倾斜。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只有合理、协调的人才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农村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表现在人才流失、教育资源短缺等,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并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创新,争取为农村建设留住和培育优质人才,健全教育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章研究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
基于2010年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家庭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仅对农村家庭发展型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果,对城镇家庭生存型与发展型消费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城乡家庭消费差距主要由消费观念差异造成;互联网使用通过略微扩大城乡家庭生存型消费观念差异,产生一定程度的系数差距效应,小幅扩大了城乡家庭生存型消费差距;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家庭发
智媒时代传播学者的核心研究问题聚焦于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信息茧房”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却在中西方研究中呈现出显著的取向差异。本文通过对“信息茧房”议题的范式解构,从研究方法、研究核心、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中西方研究对比。通过总结中国“信息茧房”研究的范式特点,将之与传统的西方传播学范式比较发现,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和合范式”,即宏观-功能主义、理性-批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外相关形势,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和资源消耗者,企业应该优化生产经营方式,降低资源能耗和环境污染,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环境信息披露是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可以规范和激励企业环境行为。绿色创新可以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但绿色创新的资金
<正>未来,国际数字银行的行业生态、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水平等,将会随着监管水平的提升和行业自身的创新演进而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好地助力数字普惠建设与经济包容性增长。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的大规模崛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升级加快,以数字银行为载体的数字金融模式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国际数字银行不仅在发展模式、业务多样化探索等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数字银行监管、行业生态建设等层面不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