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是对人们生活好坏程度的一个衡量,综合反映了社会成员对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的满意程度,而且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因此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成为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  我国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开始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研究,探讨客观评估指标、影响因素。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活质量研究逐渐转向对主观特征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注和研究上。国内研究者对“生活质量”概念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生活质量是居民客观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从影响生活的客观条件来评价生活质量;第二种看法是将生活质量视作居民对生活总体水平和客观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观评价,采用主观指标来评估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第三种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生活质量由客观条件和人们的主观感受两部分共同组成,只有通过主客观两方面指标的共同评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居民的生活质量现状,探索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特开展此次调查,旨在为制定提高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研究内容:  (1)对江苏省居民客观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  (2)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评价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  (3)初步建立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4)提出对策和措施:结合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主要影响因素,最终提出针对性对策和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现场调查: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城市和农村确定研究对象,对年龄在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入户自填式GQOLI-74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846份,问卷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共19个因子。  (2)资料收集: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选择了经济生活、就业情况、教育文化、生命健康、生活环境和交通通讯六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了几个核心指标: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每万人年末从业人数、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共19条核心指标。  (3)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典型相关等统计方法,探索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结果:  (1)客观生活质量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萃取了3个主成分,最后算出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5个城市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最高,其次是苏中,苏北最差。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环境建设等等。  (2)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67.9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平均得分分别为69.1分、68.8分、66.4分(P<0.05);城镇居民平均得分(69.7分)高于农村居民(66.8分)(P<0.05);男性、女性居民平均得分分别为68.4分、67.4分(P>0.05)。居民文化程度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以因子19为因变量,一些人口学特征和因子1-18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表明对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素的有躯体不适感、自尊、婚姻与家庭、运动与感觉功能等等,负性情感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  (3)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假定生活质量总得分大于(x)+s的居民为生活质量水平较高的居民,小于(x)+s的居民为较低的居民,计算比较两类人群的k1、k2值,发现总体生活质量高的人群,其主观生活质量所占比例高于总体生活质量低的人群;x2检验结果表明两类人群在三个地区的分布是有差异的。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客观物质生活质量条目和主观生活质量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综合主、客观生活质量资料,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方程:Y=0.786Y1+0.210 Y2+0.061,其中Y1为主观生活质量分数,Y2为客观生活质量分数,k1为主观生活质量的权重值,k2为客观生活质量的权重值。  四、建议: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本课题组对于提高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4)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的整体水平;(5)缩小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互相学习,共同提高;(6)缩小城乡差距;(7)注重主观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够保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拥有高效性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从事化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转变,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育模式
新课标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现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要成为课堂的设计者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由“师本”转为“生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对此,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提出了“生本教学”的有关运用策略与建议
新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一般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但课外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
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差异较大,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应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要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
期刊
情境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纷呈,运用得当,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