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各类边坡灾害频发。由于边坡灾害数量巨大,无法对每个灾点均开展详细研究。因此,对边坡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然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采取不同等级的对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危险性评价对量化程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定量化程度较高的危险评价方法一般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样本数据,这在实际情况中往往难以实现,因此传统的定量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应用时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对于具有极高危险性的边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工程边坡生态设计施工技术》(编号:2017YFC0504901); 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编号:2016B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各类边坡灾害频发。由于边坡灾害数量巨大,无法对每个灾点均开展详细研究。因此,对边坡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然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采取不同等级的对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危险性评价对量化程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定量化程度较高的危险评价方法一般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样本数据,这在实际情况中往往难以实现,因此传统的定量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应用时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对于具有极高危险性的边坡灾害体,要随时准确掌握其发展情况,以便对将要发生的重大灾害作出准确预报与警示,其中边坡位移是实现该过程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的边坡位移预测方法存在适应性不强、无法联合多种监测数据等问题,这导致预测位移精度不高。本文从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位移预警方法这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结合模糊理论、贝叶斯网络、经验模态分解等多种方法,提出了边坡灾害危险性的定性、半定量、定量评价方法,以及一种能够联合多种类型监测数据的新型边坡灾害位移预警方法。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及结论:(1)提出了边坡灾害危险性分阶段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涵盖四种形式的边坡灾害、两个不同详细程度的评价阶段,该方法可用于运营期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且适用于边坡数量较多的情况。该系统在川九路的应用表明,该系统的评价效果良好。(2)提出了边坡灾害危险性模糊综合统计评价方法。该方法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中隶属度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方法更加量化、客观。该方法被应用于汶川地震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较强,且能够考虑边坡灾害的区域性特点。(3)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Fuzzy-SVM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将定性的工程经验定量化,以得到网络参数的先验分布;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求解了网络参数的实际样本潜在分布;然后将先验知识与实际样本结合,得到了网络参数的后验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区的路堑边坡、路堤边坡、边坡支挡结构的危险性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属性缺失的情况,同时能便捷利用新获取数据进行模型更新,并且该方法适用于小样本危险性评价问题。(4)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ARIMA-BP神经网络边坡灾害位移预警方法。该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位移分解为趋势项、波动项及敏感项,然后利用ARIMA模型对趋势项进行预测,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对波动项、敏感项进行预测,最后将三者合成得到位移预测值。利用该方法对白水河滑坡进行位移预测以及灾害预警判别,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总体较高,能够对陡增段位移进行准确的预判;并且,对白水河滑坡的预警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铁路、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区延伸,隧道洞口边坡落石灾害日益突出。由于隧道洞口边坡往往地形险峻、岩体破碎,危岩落石分布范围广,从源头上完全治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确保隧道洞口车辆运营安全,除采用主动网、被动网等措施进行防护外,一般还会接长明洞加以防护。针对滚动落石碰撞回弹特性研究较少、落石冲击拱形明洞结构研究尚不明晰的情况,本文以成兰铁路某隧道洞口边坡为依托,采
近年来,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新材料应用,列车运行速度、单弓取流量以及集电可靠性要求大幅提高,弓网接触点服役条件明显变化。但目前,弓网系统的接触力仍沿用过去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而在运营线路上,弓网系统结构失效与快速磨耗的问题屡屡发生,延用原接触力是否合理,成为关注问题。本文围绕着电流热效应、动态接触力特点以及滑动电接触过程等展开系统研究,寻求弓网接触力与电流、接触面积、速度、燃弧率之间的联系,从
近年来高速铁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复杂的轮轨接触环境也导致了高速列车轮轨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车轮多边形磨耗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多边形磨耗是指车轮踏面沿圆周方向出现了规则的谐波状磨耗,其幅值通常较低,但是伴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轮多边形会急剧恶化轮轨间相互作用力,且其造成的振动频率较高,通常在550~600 Hz之间,极易引起车辆/轨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因
发展新型能量采集技术,为无线传感设备供应电能已成为智能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流致振动能量采集是一种可用且重要的新型能量采集技术,气动弹性颤振这类典型的流致振动现象为能量采集的动力源设计提供了重要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建立了机翼类气动弹性颤振的动力源和能量采集力学及数学模型,以不同结构分支换能采集为切入点,引入外挂子系统以实现对动力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设计与优化,考虑了间隙等多种非线性
永磁电动悬浮利用车载Halbach永磁阵列运动切割非磁性导体板轨道,在轨道中产生涡流,该涡流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所需悬浮力。该系统以永磁体为磁场源,非磁性导体板为轨道,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可靠性强、自稳定悬浮等优点。但由于其自身欠阻尼特性使得系统在受到扰动时,易产生振动,系统悬浮稳定性差,严重情况下甚至不能自稳,此动态特性大大限制了其发展及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永磁电磁混合Halbach
论文回顾了抖振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计算方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基于三维两波抖振分析理论,定义了综合传递函数的概念,提出了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直接计算方法,通过节段模型、全桥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验证了综合传递函数的特性及其在抖振响应预测中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回顾了抖振分析理论的研究历程,论述了气动导纳以及抖振力展向相关性
立体几何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对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应当按照整体到局部、一般到特殊的路径构建研究脉络;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研究立体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重视几何语言和作图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安排推理训练;关注基本图形的作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我国高速铁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出现车轮高阶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等短波轮轨不平顺导致扣件弹条疲劳断裂的问题,严重影响弹条服役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扣件弹条共振疲劳性能、共振疲劳优化方法和共振疲劳试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修正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包括所有零部件的扣件系统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修正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对车辆NVH性能越来越关注,汽车主机厂也不断投入研发力量提升整车NVH性能,然而在车内低频噪声控制方面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汽车底盘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系统等,低频噪声能量激励源与结构传递路径丰富,影响因素众多,导致车内低频噪声的产生机理不清晰,阻碍了在结构传递路径上对低频噪声的有效治理;另一方面,传统结构优化设计降噪、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