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中,翻译文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翻译活动本身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就成为探索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以及探讨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现代翻译文学除单行译本外,也包括各种期刊登载的大量译作,其中,《小说月报》堪称典型代表。而目前对期刊翻译文学的研究尚相对匮乏,这是本文将《小说月报》①的翻译文学确定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基本原因。从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译介学的方法。传统翻译研究更多地着眼于从语言层面对翻译作理论阐发或实践指导,而译介学则是将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事实和文化事实,关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过滤、接受、选择、变形等问题并探讨其原因。本文正是试图从译介学的文化视角,考察《小说月报》这样一份现代文学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在1921年到1931间,是怎样通过翻译文学来参与、影响和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建构,及其在这一现代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论文共分为六章。各部分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第一节从理论上梳理翻译、期刊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翻译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参与方式一是通过翻译的结果即译本的形式,另一个是因译者的倾向、主张、趣味以及译语文化的传统影响、现实需求、接受环境等因素,而对翻译行为(如翻译对象的选择、翻译策略的使用等)产生影响。同时,中国文学现代性所包含的复杂矛盾和内在冲突,也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另一方面,期刊与现代文学、翻译文学之间,期刊不仅为文学提供了物质载体,更通过编者、译作者、读者之间的多维互动有效地建立了翻译文学的公共空间。期刊、翻译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构成了《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研究的基本背景。第二节简要介绍《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从《小说月报》发展历程和二十年代文学整体特点出发,从纵、横两个方面探讨《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第一节从《小说月报》自身的发展历程,分析其1921年改革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影响。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标举“为人生”的启蒙立场和文学建设的使命感,保证了其翻译文学严肃的思想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种与前期《小说月报》游戏消遣文学截然不同的新文学观,也使得前后期《小说月报》的翻译文学,在翻译的功能、翻译对象的选择、翻译策略和异域文化背景介绍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差异。第二节分析二十年代文学发展的整体特点对《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影响。二十年代初新文学建设的发展和文学社团、刊物的大量涌现,促成翻译文学热潮。《小说月报》体现了时代特点并从理论上为翻译文学进行了必要性论证。文学社团和刊物之间的共振关系、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决定了《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写实主义倾向,形成其在多种文学现代性路径中的基本特色和方向。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关于翻译文学的论争,其实质是中国文学的启蒙现代性追求和审美现代性追求在翻译文学领域的一次话语碰撞。二十年代后期革命文学兴起,《小说月报》也集中译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论著作,并对革命文学的政治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反思。第三章探讨《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基本特点,将其主要归纳为:在译介对象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在译介方式上注重内容的整合性,在整体内容上表现出现代性张力结构和多重对话格局的复杂性。第一节主要论述译介对象的倾向性。出于思想启蒙和建设新文学的双重现实需求,《小说月报》翻译文学对原作的选择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在具体的译介选择中,其对古典作品的缓译和对近现代作品的青睐,体现出进化论文学观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深刻影响;而其对写实主义文学的译介和倡导则交织着对西方现代性的认同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并反映出《小说月报》翻译文学在现实功用与审美价值之间更重前者的译介观。第二节论述译介方式的整合性。《小说月报》对“理想读者”的启蒙式预设,使其不仅注重翻译原作,也致力于研究和介绍外国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文化背景,从而构成了对翻译文学的深度阐发和背景补充,形成译介内容的有机关联和整合性。具体方式为作品翻译与理论译介相结合,大规模系统化地介绍西方文艺理论,奠定翻译文学的知识背景;译作与作家作品研究相结合,通过文学批评加深对译作的理解;传递大量外国文学新近信息,构筑国人对于现代西方文学的想象空间和文化背景。第三节讨论《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复杂性。文学现代性的复杂内涵和《小说月报》编、译、读、资各方的不同立场,形成其张力结构和对话格局。张力结构表现为:在翻译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艺术价值之间,前者作为基本目的和立场居于显豁一端,后者作为重要手段和条件处于暗伏一端,二者保持着潜在的对峙和平衡;在民族性和西方性之间,既强调翻译文学的民族立场,又以西方文学作为现代性标尺,在二者之间以“世界文学”作为理论转换和中间支点,以保持张力的平衡;在启蒙现代性和美学现代主义之间,尽管《小说月报》翻译文学以前者为基本取向,但对后者也多有译介,表现出其现代性追求的张力特点。对话格局是《小说月报》的期刊特性在翻译文学上最明显的体现,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显性层面的编读对话,和潜在层面的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对话。第四章讨论《小说月报》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第一节梳理和评析《小说月报》对翻译文学的前提、目的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的理论主张及其贡献。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是翻译文学的前提问题,《小说月报》同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于文学翻译可能性及其限度的理解,也从理论上为文学翻译进行了必要的前提论证。对于翻译文学的目的,《小说月报》同人认为一是在于表现人生、启蒙民众,二是在于建设创造新文学,其目的设定带有强烈的现实功用性。对于翻译文学的功能,《小说月报》同人充分肯定文学翻译所包含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其观点具有开阔的历史眼光和文化视野。第二节分析《小说月报》关于翻译方法的讨论及其文化实质。关于译介对象的选择,《小说月报》的倾向性主张体现了对翻译文学现实功用性的强调和重视,是“为人生”的启蒙文学立场在翻译方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关于翻译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小说月报》主张直译、采用欧化语体等等在充分性方面最大限度接近原文的翻译策略,其实质并非单纯的翻译技巧探讨,而是为了充分引进西方文学的一种先决性文化选择。它也深刻地反映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分国别对《小说月报》翻译文学进行考察。第一节考察对俄国文学及被损害民族文学的译介。分析《小说月报》对俄国文学译介最多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具体的译介情况,从多角度分析契诃夫和阿尔志跋绥夫被重点译介、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理论上被重视而在翻译中受到冷落的原因,指出《小说月报》对其的译介和接受中存在的文化选择和过滤性。此外,解读、分析了《小说月报》对被损害民族文学的译介动机、目的和文化实质。第二节考察对法国和英国文学的译介。分析了《小说月报》对法国自然主义的大力倡导及其文化动因,并指出其理论肯定与翻译实践之间的错位及其原因;指出《小说月报》对十九世纪英国诗歌的译介多于小说译介,并分析其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小说月报》对罗曼·罗兰和拜伦的译介中思想性胜过艺术性的特点。第三节对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等国文学在《小说月报》的译介和接受情况进行了鸟瞰式考察,并略述其原因。第六章是结语,从翻译文学自身发展和翻译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角度,阐明《小说月报》翻译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并指出其现实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