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男性运动人群跟骨骨密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运动情况、饮奶情况等对骨强度的影响,探讨其对诊断标准制定影响,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及非随机抽样“滚雪球”抽样选取贵阳市20~60岁男性运动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GE Lunar Achilles Express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脚跟骨骨强度。同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其生活方式、运动及饮食饮奶等资料,并采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贵阳市2229名20~60岁男性跟骨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符合一般规律,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3岁~段,骨强度指数为118.20±16.11;本研究人群的运动、饮奶情况均超过总人数的一般水平,分别达到53.79%、51.11%.各年龄段运动人群的跟骨骨密度均高于其他组。1199名运动个体中,负重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骨强度存在理想人群>单纯运动人群>单纯饮奶人群>一般人群的趋势;固定运动人群>无固定运动人群;负重运动人群>非负重运动人群;理想参照人群条件是:每周运动≥3次,每次1~2小时,坚持一年以上,每月饮奶≥22袋(盒)。各年龄段人群实测跟骨骨强度指数均有高于仪器标准值(日本的标准值)的趋势。 结论:贵阳市2229例男性中,有固定运动人群定量超声骨强度高于无固定运动人群;理想人群参照人群的骨强度指数较高;建议以“理想人群”所具条件来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