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油气产区,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是一个大型的单斜构造,在已进行的钻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主要的原油类型为稠油和轻质油,临近昌吉凹陷和四棵树凹陷两个生烃凹陷,具有多期的构造特征,成藏模式复杂,因此对春光区块进行研究,分析其油气运移途径,了解油气运聚规律,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演特征、构造演化、石油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地震、测井、钻井资料,经过细致的工作,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相带,构造演化阶段,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春光区块的油气分布具有分布面积广,分布层系多的特征。存在稠油和轻质油两类原油类型,具有东稠西稀的特点,与油源及油气成藏模式有直接的关系。(2)春光区块主要的输导体系由断裂、不整合、厚层砂三部分组成,其中横向输导层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古近系底部不整合以及沙湾底部厚层砂,纵向疏导主要依靠层间断裂,总体上呈“之”字形进行远源输导。(3)研究区主要有二期成藏。第一期为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早期;第二期为新近系至今。(4)通过对4-/1-二甲基苯并噻吩的数据计算整理,结合油气输导条件,确定了春光区块的油气运移方向,其中春50井区为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自西南向中部的充注。东北地区春17井区则是昌吉凹陷二叠系生成的油气,由于保存条件较差,遭受生物降解形成稠油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二次运移,自东向西充注。研究区其他大部分的油藏则是昌吉凹陷侏罗系油气生成后,与初期生成的稠油油藏混合,形成新的稠油油藏,再次受到破坏后向春光区块运移,运移方向主要为东南到西北。(5)春光区块位于两个生烃灶之间,每个生烃灶含有一到两个层位的烃源岩,不同区块油气成藏模式差异较大,昌吉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首先沿红车断裂向上运移至白垩系底部不整合后做侧向运移,进入白垩系、侏罗系的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上覆地层的厚度较薄,封盖能力有限,原油遭受严重的生物降解,形成稠油油藏。后期侏罗系轻质油开始大量生成,与原有的稠油油藏混合,并在新的构造运动下再次调整,进入到古近系、新近系地层中聚集成藏。昌吉凹陷侏罗系烃源岩主要通过白垩底部不整合与古稠油油藏组成新的混源的稠油油藏,并继续运聚到古近系、新近系储集层中。而通过红车断裂直接进入到沙湾组底部的厚层砂中的油藏,依靠砂体和层间断裂的控制,以轻质油的状态在沙湾组的不同砂组中成藏。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艾卡断裂可运移至白垩系底部的不整合以及沙湾组底部的厚层砂中,在这两个横向运移的通道中,遇到圈闭即可成藏,遇到层间断裂,则可在砂组间进行纵向调整。(6)春光区块成藏控制因素主要为①不整合的分布范围控制油气的输导范围,白垩系底部不整合是昌吉凹陷二叠系和侏罗系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的分布面积越大,输导性越好,油气的运移距离越长,所以说不整合的分布范围直接影响了春光区块油气的输导范围。②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车排子凸起受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的分布较为广泛,其中红车断裂,作为主要的油源断裂,对油气远距离的垂向运移提供了通道,而春光区块的层间断裂,对油气在各砂组间的小范围运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沉积相控制了油气的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沉积相带,砂体的分布范围、储集物性也不同。沙湾组的储集物性最好,其沉积相多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速率较快,砂岩分布广,连续性强,储层物性好,对油气的储集有利。(7)通过对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为下一步勘探工作确定了有利目标区:①位于工区北部的沙湾组的砂组尖灭带,尤其是沙二段的砂组尖灭带,是轻质油的大规模成藏区域。②工区西南部地区的沙一段断裂附近的砂体尖灭区,是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油气的有利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