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把概念隐喻同批评性话语分析相结合进行语言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这有利于实现语言的跨学科研究。而且已有学者从批评性的角度对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中的隐喻运用进行研究。但是少有学者关注概念隐喻在健康话语或疾病类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本研究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布莱克的批评性隐喻分析为理论框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话语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本研究收集了这两份报纸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84篇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语料。其中90篇来自于《中国日报》,94篇来自于《纽约时报》。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本研究利用Wmatrix来进行概念隐喻的识别和数据的提取分析。通过综合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有关埃博拉病毒新闻报道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概念隐喻?《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概念隐喻选择和使用上有哪些异同,反映了什么样的媒体态度?《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使用的概念隐喻有哪些话语功能?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概念隐喻的选择和使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两个语料库中均存在大量的隐喻,体现了概念隐喻的普遍性。《中国日报》语料库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有战争隐喻、旅行隐喻、生命隐喻和赛跑隐喻;《纽约时报》语料库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有战争隐喻、旅行隐喻、生命隐喻和自然灾难隐喻。第二,通过对比分析隐喻的使用情况发现:两家报纸均使用战争隐喻描述埃博拉疫情的控制场面,使用旅行隐喻描述埃博拉疫情的扩散程度,使用生命隐喻表明埃博拉疫情的毁坏性;但是,赛跑隐喻仅存在于《中国日报》语料库,描述了埃博拉疫情控制的紧张局面,而自然灾难隐喻仅存在于《纽约时报》语料库,进一步描述了埃博拉病毒的毁坏性。第三,概念隐喻选择的相似性表明,两家媒体均把埃博拉疫情作为一个全球的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然而,两家媒体有各自特殊的隐喻选择,而且突出强调了战争隐喻的不同方面,这表明《纽约时报》认为埃博拉病毒就像一个带有侵略性的猖獗的敌人,应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对抗埃博拉疫情,而《中国日报》认为埃博拉病毒仅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应以预防策略为主。第四,埃博拉病毒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有解释和激励功能。研究也表明,战争隐喻,旅行隐喻,生命隐喻的普遍使用源于相似的认知系统和共同的生活体验;两家媒体对战争隐喻不同方面的突出强调,以及赛跑隐喻在中国日报中的特殊使用源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和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自然灾难隐喻在《纽约时报》的特殊使用归结于美国自然灾难频发的历史背景。通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隐喻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中美埃博拉病毒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本研究证明Wmatrix可以有效地用于概念隐喻分析,还证明可以把批评性隐喻分析的研究文本范围扩展到健康话语中,有利于探讨概念隐喻的选择和使用,概念隐喻在健康话语中的功能,以及思维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作用。然而,本研究只是个初步探索,研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对隐喻和话语有更深层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