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基础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涵提升、潜力积蓄的根基,是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效应的动力源泉。因此,人文基础学科的兴盛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需要全面的课程体系安排与文化环境的薰陶。不仅需要师生间就人文素养进行更多的切蹉与内化,还需要师生以人文精神充实自己,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正面影响到学风、校风和世风的改善。学生能力的训练属于基本素质的培养,重在眼光、品质、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建设是人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虽然近年来不少学者在人文基础学科课程建设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我国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还是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有必要对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思考,通过对现有我国高校人文基础学科课程建设的探讨,分析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从而探索我国高校人文基础学科课程建设的模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以自我力量来正面影响学风、校风和世风的文科人才。本研究以我国高校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作为逻辑起点,对我国传统人文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经验进行了梳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调查法等对我国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同时,运用高校分层理论,通过对9所不同类型高校人文基础学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方式的现状进行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人文基础学科课程建设中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明、文科基础平台课程缺失、专业选修课程不完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落后等问题,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最后,将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反映在操作层面上,在继承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明确人文基础学科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优化人文基础学科课程的结构、改革人文基础学科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对高校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