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期南戏程式化出目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ev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式化出目”指频繁出现于不同的剧本,其情节内容、表演手法及地位作用都极为相似的场次出目,程式化出目大量出现于明前期南戏中,在叙事结构、情节布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是否推进或影响主体情节线发展作为判断原则,可将程式化出目分为关键性程式出目与非关键性程式出目两类,这两类程式化出目在戏剧文本、舞台表现中发挥着各自的功用。明前期南戏中的程式化出目,对剧本体制、演出机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推进了中国古典戏曲独特体例的成型。对明前期南戏中的程式化出目进行研究,有利于探讨中国古典戏曲形态的整体发展脉络。本文主要由三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确定了研究文本,并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第一章阐述了“程式化出目”的定义并对其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指出了程式化出目的两种类型并分别详述其内涵、作用;第三章从剧本体制、舞台机制两方面对程式化出目作了简要评价,力图以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其对中国古典戏曲形态的影响。一方面,程式化出目易使剧作流入俗套,抑制了创作、演出者个性的发挥;另一方面,程式化出目加快了剧本的创作、更新速度,其演出顺应了受众心理,保证了戏曲创演的繁荣。
其他文献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的主要症状之一。尽管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在机理上没有认识彻底,临床评价和治疗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近年来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论文是关于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论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的变动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变动特点及变动原因。然后结合改革开放
<正>一项课题能否申报成功,选题、规范地填写课题申报书都是先决条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申请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与研究领域、专业知识、切入角度等无关,但又对评审立
目的比较聋人家庭聋生与健听人家庭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情况。方法对498名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情况进行测验,对332名聋生家长和66名聋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聋人家庭聋生书
施蛰存在20世纪30年代以新感觉派心理剖析小说著称于文坛,其小说在评论界获得了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施蛰存作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创作者和翻译家对中国现代新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是元代的一部记录宋元民间故事的志怪小说集,作者不详,是继洪迈《夷坚志》、元好问《续夷坚志》之后的另一部“夷坚体”笔记小说。这部书内容丰富,有宣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DNA测序发展历程的一个里程碑,它为现代生命科学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基础上与临床疾病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基因靶向治疗相结合,可提
自亚里士多德时期起,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看作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然而,现代语言学家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Langacker (1993)认为转喻的实质在于在心理上
清代的女性弹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女性作家把她们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与女史才华结合到叙事的娓娓而谈中来。女性作家以其细腻柔美的情愫和体察入微的心思来构造故事情节,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