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德语写作及写作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习作的篇章、语体、跨文化要素等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对写作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英语学界一直使用“元语篇”(又译作元话语)概念来定义话语中起到投射作者本人,引导组织话语,表达作者态度并建立与读者互动的话语部分。这一理论框架也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在以德语为目标语言的写作研究与教学研究中却尚无应用先例。而在笔者看来,一些写作及写作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则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加以分析和引导。本研究在理论模型层面关注的是如何在以德语为目标语言的语篇理论和写作实践中建立起元语篇理论的概念、功能及其分类,并发展出能够应用于德语学生习作分析的理论框架。同时,本研究也基于对实际语料的分析,着手实现以下四方面的研究目的:1.对德语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写作语篇中元语篇标记语使用情况做出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学生习作中,元语篇标记语的应用与习作的质量之间的相关性;3.找出学生习作中典型的元语篇使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4.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对写作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笔者也根据日常教学和阅卷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学生元语篇使用情况及其和写作质量关系间的五点假设:1.不同习作中与议论文文体结构有关的元语篇使用量差异不大:2.纯量化角度,写作质量与元语篇使用之间不存在相关性;3.成绩较弱的学生在使用语篇组织型元语篇时更倾向于结构复杂的手段;4.成绩较弱的学生在使用效度、态度标记语和评论语时会更多的出现过度使用的现象。5.中国德语系学生在德语写作中会出现母语语篇知识和目标语语篇知识互融的现象。除引论部分外,本论文还包含六大章节。在理论部分,首先回顾了既往研究,主要是Hyland及徐海铭对于元语篇的定义以及对元语篇标记语的分类,并建立了一套研究德语为目标语言的元语篇理论研究框架(第2章);接着又从篇章语体角度对议论文写作的篇章结构及其相应的元语篇标记语进行了分析(第3章)。实证研究中,按随机方法收集了德语专业基础阶段四级统测2011年写作部分(写作任务A)来自10所不同高校的100篇议论型习作,按照成绩的高低,分成三个水平级;并按照理论部分的分析框架对这些作文中出现的所有元语篇标记语进行身份确定,归类,字数统计和正误初判,这是量化研究的基础,也是信度的重要保障(第4章)。本研究量化分析计算了各种元语篇标记语的使用数量,又用SPSS软件计算出习作中出现的元语篇数量和作文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又对各成绩组学生的语篇组织话语的词长以及效度及效度标记语的使用频率进行了计算(第5章)。为了回答上述量化分析遗留的未尽事宜以及问题5,本研究又对语料中出现的元语篇使用情况做了质化分析,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篇章组织型元语篇和人际互动型元语篇在学生写作中实际的应用情况,对一些典型的中国式语篇模式和写作习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两种不同类型元语篇使用的典型性错误做了个案分析和类型化分析,并提出了错误成因的假设。通过量化和质化的分析,本研究有以下的主要结论:一,框架标识语的使用与语篇结构的关系密切,因此学生在该种元语篇标记语的使用量上无太大差异;使用的好坏上看,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均可以比较理想的使用一套完整,无重大语法错误的元语篇标记语。二,人际互动型元语篇与个人使用习惯有关,有的习作中很少观察到这类语言手段,有的习作中却大量使用。从使用情况上看,高分组中正确使用多,从而能使得文章增色,而低分组中使用错误较多,从而降低文章质量,从而解释了量化分析中高分组中人际互动元语篇使用量和作文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中低分组中则呈现不显著的弱负相关的统计结果。三,篇章组织型元语篇的主要错误集中在句法形态类错误,这体现了低成绩组学生虽然也学习了模式化的语言表达手段,但掌握情况仍然不理想;而人际互动型元语篇的主要错误则体现在较低水平学生在论证中倾向于用表达主观确信的语言手段增加论证的说服力,相反,这种过于主观化的表达,反而会减弱论证应有的逻辑组成。四,中低分组的学生在德语习作中往往会借鉴中文的写作习惯和行文风格,作文中出现中德两种文体结构互融的现象。五,元语篇与主语篇共同构成语篇,两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文本写作过程应该是两种语篇动态互动的过程。综合以上分析和结论,本研究对写作教学提出的建议主要有:1.篇章组织型元语篇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结构、话题推进以及语篇衔接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仅仅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相应的表达和语言手段不能满足这一教学目的;2.人际互动型元语篇综合了一系列散见于德语学习过程中表示说话人态度和效度的语言手段,如主观表达的情态动词,情态副词等。关于人际互动型元语篇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化掌握上述语言手段的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使用。3.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元语篇的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又要能掌握这一理论框架,并将之灵活地运用到写作教学之中。运用这种知识去讲解语篇知识、分析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