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经济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学校作为贫困民族地区的文明窗口,应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传承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多民族文化,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在实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适应主流社会发展需要和本地发展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成为既能适应主流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本地发展需要,具有全面、长久与强劲发展能力的人才。同时,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贫困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变革,使学校教育成为既能为国家培养人才又能为地区发展培养人才的新型农村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和谐有序发展。本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玉溪市新平县建兴乡、昆明市寻甸县甸沙乡为例,对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以学校为中心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特色进行探索,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贫困农村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进行相关的思考,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由九章构成:在第一章,笔者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说明。在第二章,笔者对论文中所涉及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介绍。在第三章,笔者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对云南省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况进行介绍,并结合云南省部分地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的具体事例,提出了贫困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的基本观点,为下文的写作奠定基础。在第四、五、六章,笔者结合实地调研的结果,分别对云南省三个贫困民族乡——忙畔街道、建兴乡、甸沙乡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第七章,笔者结合云南省三个乡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色及成效进行分析。在第八章,笔者对云南省三个乡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在第九章,笔者在对云南省三个乡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对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