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讨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一直奉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二、三产业和优先发展城市),其直接后果是“三农”问题日趋成为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社会稳定隐患。由于金融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迁中无可比拟的作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自然成了研究“三农”问题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定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扩大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切实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也明确要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倾斜。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是要依靠农村金融。这就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信贷投入不断加大。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研究。文章通过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状况的研究以及廊坊市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做法、面临的问题及多元化体系的探讨,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服务所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首先从“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出发,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讨背景进行了概括性阐述,指出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地位重要性的同时,重点提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其次,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农村金融问题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做出归纳和总结,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理论的主流观点及存在争议进行了重点概括和对比,以图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启迪。最后,对文章结构的设计思路及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观点进行了描述。  第二章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指出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相当薄弱,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在引导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的描述,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政府从未放弃完善金融服务的努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也在政府主导下围绕更好的服务与“三农”这一中心而不断展开,但出于种种原因,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贴近农村,服务“三农”,但事与愿违,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远离“三农”,农村金融资源加速流失,农村资金短缺更加严重,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章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新农村建设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要求,较深入的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弊端、县域资金未充分合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条款格式限制过多、制度约束限制对农村小企业信贷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单一与农户金融需求多样化矛盾突出等具体问题,为下文提出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提供充实依据。  第四章以廊坊地区为例,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区域性信贷政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组织创新、融资产品创新、扩大有偿担保市场、强化农业产业化支持等方面积极探索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新途径,充分阐明廊坊市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提供的可行性建议及操作方法。  第五章从全国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1996年以来,虽然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2003年6月国家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又对加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存在着体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法制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提出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建议及切实展望金融体制改革的利与弊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从农村信用社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功能的拓宽、健全担保机制、健全保险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操作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粗钢产量1996年突破1亿吨、2011年达到6.8亿吨。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对整个钢铁产业的授信规模不断增大,授信结构、业务开展方式也在持续发生变化。虽然国内商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管理部门几经调整,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缺乏稳定性,业务开展规范性差,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加之农村信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更多的国家开始把焦点放到文化的创造性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前提,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传统的生产规则和产业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设计初衷在于解决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因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促进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公司高管以股东利益最大
在全球经济瞬息万变、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环境下,如何防范风险、加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必修课。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更能从全局角度,清晰识别与评估风险。在当前
作为金融中介的中国商业银行在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在促进社会资金融通,合理分配社会资金,寻找资金供给和需求者以及确定资金价格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开放式基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渐丰富,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我国基金产品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西方国家所出现的情形,即作为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税制改革。现行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形成的,运行十几年来,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税制框架,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推进了税收法制
在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交易业务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是各大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但相比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管控,操作风险相对缺乏定量、及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