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就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进行系统研究。传统翻译理论突出强调了原作和原作作者的地位,只把译者作为语言转换的工具,即译者唯一的任务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原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译者的地位逐步得到重视与提高。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译者受到超出语言范围的因素影响,翻译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语言转换,而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运用各种变通手段来转换原文。本文作者提倡译者在翻译中发挥其创造性,并希望从理论到实践对此问题作系统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学翻译的特点,以此引出译者创造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又从两个理论高度探讨了译者的创造性,即阐释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在阐释学理论中,作者突出强调了阐释者的“前理解”,阐释的过程就是阐释者和原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接受美学理论中,作者引用了意义的“不确定”和“文本空白”这两个基本观点。文本意义的实现有多种可能性,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同时,译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填补文本的“空白”,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译者就能在文学翻译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作者通过介绍创造性的定义及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创造性的本质就在于“新意”。如果译文没有任何“新意”,也就不能称之为“创造”了,那么复译的价值就更不复存在。作者同时强调了灵感思维在译者发挥创造性时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指出灵感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这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丰富的百科知识、扎实的汉语功底、敏锐的洞察力等等。在这些要求当中,作者再次强调了译者洞察力的重要性,因为它为译文是否能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重申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本文提出的几个新观点,如创造性的本质在于“新意”和译者的“灵感”,作者认为可以从更高、更新的角度来研究译者的创造性即心理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