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监测临床患儿的血栓弹力图指标、常规凝血参数及一般临床指标,观察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状态的改变,早期发现患儿的凝血功能异常,早期诊断并治疗,进一步明确血栓弹力图在脓毒症患儿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PICU入院时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入院的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共133例。在入院24小时内完善一般临床指标(年龄、重症评分、SOFA评分、WBC、HB、PLT、CRP、PCT)、常规凝血参数(PT、INR、APTT、TT、FIB、D-dimer)、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LY30),出院后回顾性搜集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各组间所有临床资料,比较有无差异性。 结果: 一般指标:试验组较对照组在重症评分、SOFA评分、WBC、PLT、CRP、PCT、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HB指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凝血参数中PT、INR、D-dime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APTT、TT、FIB无统计学意义。TEG指标中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30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EG指标能更准确检测患儿的凝血功能,发现疾病早期的高凝状态,对比常规凝血参数来讲,TEG与血小板的相关性更高,能发现血小板异常情况,进一步指导诊断及治疗,更准确地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