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大气三维辐射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数值模式普遍采用一维辐射传输模型,无法表征有云大气中的三维辐射传输过程,从而影响数值模拟乃至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评估这种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宽带三维辐射传输模式SHDOM,以探究三维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改变云热力和动力结构规律为出发点,讨论一维和三维有云大气长短波辐射通量与变温率空间分布及其可能导致的云浮力方面影响,定量分析邻近云体对目标区域云体热力结构,力求为改进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对比讨论一维与三维辐射传输辐射通量与变温率差异,分别将高阶散射扩散衰减、低阶散射辐射增强和低阶散射辐射减弱造成的三维云辐射特征分别归类为辐射逃逸效应、云边照明效应和云的阴影效应。  为讨论三维辐射效应可能导致的云动力影响,本文选取淡积云场,利用变温率对云浮力的换算公式,初步讨论三维云辐射变温对云浮力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波中,云边界浮力大小与云间距离成反比。当云体间水平距离较远时,云表面边界水平发射长波辐射导致自身降温,形成负浮力;当云体相邻时,云与云之间通过长波辐射能量交互,使云边界降温减缓,形成正浮力。对于短波情况,云浮力与太阳入射方向及三维云场性质有关。当太阳倾斜入射时,云体向阳处接受更多的短波辐射,造成辐射增温,形成正浮力。云体阴面受云体遮蔽短波辐射降温,形成下沉的负浮力。  为分析云与云之间的三维辐射影响,选取I3RC PhaseⅡ的典型积云和层积云场作为试验云场,将其中心区域视为目标云体,周围区域为邻近云体,模拟了长波和短波辐射变温率的空间分布,定量阐明邻近云体对目标云体热力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云在长波区域对目标云体主要起着辐射保温的作用,增温区域集中于靠近邻云的云体表面边界,增温强度与云覆盖率和云间距离倒数成正比,最高可达3.08K/h,增温的云体厚度与目标云体液态水含量成反比;在短波区域,邻云同时起着散射增温和遮蔽降温的作用,太阳垂直入射时,散射增温效应较弱,且空间局域性不强;当太阳天项角增大后,遮蔽降温效应逐步起主导作用,造成邻云遮挡一侧的目标云体表面边界明显降温,峰值可达-1.72K/h,数值上甚至超过邻云长波增温效应。总之,邻近云体可以明显改变目标云体的局域变温率结构,引入三维邻云辐射效应对改进大气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8月20日00时-22日00时的“圣帕”台风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借助于准地转Q矢量、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以及非地转湿Q矢量对这次暴雨进行诊断分析,
利用带有深海作用的简单海气耦合模型,分析了中纬度海气系统中不稳定耦合波的总能量变化特征,讨论了其对年代际气候振荡的影响,并用观测资料对理论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结论如下
综合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7-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典型梅雨锋强降水过程的云雨结构,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检验WRF模式的显式对流方案,并用不同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来表征
本文首先利用了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降水资料对2008年6月中旬华南地区持续性暴雨的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暴雨过程的天气特征进行了诊断并对制约持续性暴
本文综合利用卫星、云-地闪、雷达等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分析了我国副热带地区夏季对流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使用11年静止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分析的对流活动气候特征基础上
本文采用1977-2006年长三角地区5个国家气候一级站的一日四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区域大雾频次变化特征及其发生的天气气候背景,并初步得到各
英语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从全国各省的高考试题中英语听力所占的比例来看,听力成绩对于高考英语成绩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可是,听力教学一直不受大家的重视,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学生大部分不重视听力能力的培养,平时不用功,临考包佛脚。这就是现在很多地区英语听力教学的真实写照。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听力教学,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充满积极性的气氛下学习英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