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倾向于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攻击作为一种典型的反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的有意行为,其产生的本质可能是心理资源损耗导致的自我控制崩溃或失败。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二者并不是简单地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人们可以既具有高攻击行为又具有高亲社会行为(例如,仇恨敌人却又帮助朋友),尽管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结构上不存在必要的相关,他们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一般学习模型理论认为媒介内容的积极与消极可能产生所期待的社会行为的积极与消极,并提出亲社会效应这一重要概念。所谓亲社会效应是指亲社会性的媒介内容可能会增加个体的亲社会倾向和降低个体的攻击倾向,也即亲社会促进效应和攻击抑制效应。过去人们对于攻击与亲社会的研究集中在前后一致的考察上,即攻击对攻击的影响或者亲社会对亲社会的影响;对于前后不一致的考察却很少(攻击对亲社会的影响或者亲社会对攻击的影响)。该研究试图探索不同亲社会行为诱发方式对攻击行为的抑制效果。以不同心理资源状态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观察式和体验式两种亲社会行为诱发方式进行探索。实验1以心理资源无损耗被试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观察式亲社会诱发与体验式亲社会诱发两种不同的诱发方式,对于个体攻击行为的抑制差异性。实验2则会对个体进行心理资源的损耗,考察处于心理资源损耗被试在两种亲社会行为诱发方式的作用下,对于个体攻击行为的抑制表现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1)正常被试(心理资源无损耗),正如我们预测的那样,在受到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诱发后,分配的干辣椒粉要显著少于控制组的被试。事后检验发现不论是观察式亲社会诱发方式,还是体验式亲社会诱发方式与控制组相比在攻击抑制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观察式亲社会诱发组被试与体验式亲社会诱发组被试之间的攻击抑制差异不显著。(2)困境个体(心理资源损耗)在受到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诱发后,产生了亲社会效应。体验式亲社会诱发方式与控制组和观察式亲社会诱发相比,更能有效抑制困境个体(心理资源损耗)的攻击行为,达到边缘显著。而观察式亲社会诱发组与控制组被试在面对挑衅时,对于攻击的抑制并无显著差异。(3)亲社会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实验1中研究发现心理资源无损耗的被试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性别与不同亲社会行为诱发组并未出现交互作用,实验2心理资源损耗的被试在性别上也是类似的结果。故从某种角度来看,研究中的亲社会体验可能消除了性别的攻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