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长江下游是著名的农业起源区域,尤其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宁镇地区处在江淮和太湖之间的狭长过渡地带,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低山丘陵环境,又是长江下游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比较适宜原始人类的渔猎采集活动,聚落形成与发展所跨越的时间很长。截至目前,宁镇地区已发掘的遗址有50余处。其中南京北阴阳营,江宁昝庙,句容城头山,高淳薛城,镇江左湖等遗址文化面貌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共分为三个时段,发展具有连续性。在宁镇地区土著文化形成过程中,不仅与太湖和中原地区有文化交流,也对江淮地区南荡文化区、安徽的皖南地区等地区产生影响,显现出交融性的文化特征。宁镇地区物质文化的发展充分反映了先民对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应对”,这使得宁镇地区早期农业文化独具特色。距今7200至6000年,长江下游进入大暖期中的稳定暖湿阶段,此间出现全新世最高海面;而距今6000至5000年,气候波动剧烈阶段,环境较差。这一时期宁镇地区的工具加工水平已处于早期农业的点种阶段:磨制工具占主要部分,开始出现简易农具。在句容、南京、镇江、高淳、丹徒以及邻近太湖地区的金坛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含有水稻蛋白石的土壤,有的地方还出土了栽培稻。根据稻谷形态推断,该地可能存在更长时间的稻谷食用情形。此外,该地的渔猎采集行为仍就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虽然较之太湖平原地区来说,这里的生态环境变迁带来的生存压力并不足以使得该地早期农业迅速发展。但是从北阴阳营文化等遗址的人口数量和聚落规模来看,农业经济地位的初步确立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宁镇地区早期农业产生之初,宁镇丘陵(山脉)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山林资源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避开水灾的高地;另一方面却使得先民改造自然的成本大大增加。距今5200年至4000年间该地气候条件稳定。遗址尤其是墓葬中出现的农具组合基本固定,整地工具类型中出现了石锄,标志着稻作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比上一个阶段有显著提高。但这一时期遗址中仍有渔网坠和石镞等渔猎时期典型工具,估计和当地的山地平原兼有的复杂地形有关。从水稻遗存中出土的稻壳来看,这一时期或存在更进步的稻谷加工技术、更高的稻谷产量和更广的分布范围。诸多证据表明,此时家畜、家禽成为了食物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宁镇文化区的活动能力还未达到可以广泛地同其他文化相接触并相互发生影响的程度。此时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才是长江下游的主导文化类型。实际上从崧泽晚期开始,宁镇地区就受到强势的太湖地区农业文化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良渚文化经历衰亡时,宁镇地区依靠自身的自然资源成为下游地区持续良性发展的地区之一,这不能不归功于该地和谐的人地关系。距今4000年后,长江下游地面比较干旱荒凉,植物很少且品种极其单调。该地遗址分布呈现出从秦淮河、金川河流域向四周的丹阳湖和滁河流域扩散的迁移特点。农具组合的更新是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南京西善桥、镇江谏壁山等地的犁和犁状器这类高效的农具制作和使用,反映了宁镇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的强度和生产技术的明显提高。在稻谷生产方面,稻谷的总量提升,甚至在句容浮山遗址中发现了粮食遗存。先民通过圈养牲畜,食用鸡鸭及蛋制品来丰富餐桌。另外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从新石器时期跨越到了青铜时代。这意味着农具的制作材料和水平,粮食的供给水平等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的地域特色主要取决于丘陵地带生态环境的过渡性特征、先民的生存发展需求以及文化交流推动三方面因素。虽然宁镇地区经历了一个从渔猎采集过渡到稻作生产的缓慢发展状态,但由于先民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使之仍然成为长江下游一支有代表性的土著文化。对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历程的分析和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复杂的人地关系和后世文化的走向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