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的福柯式解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美籍阿富汗作家,虽然他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但是他却为美国族裔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名作《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便受到来自评论界及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使世界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国家。《灿烂千阳》是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在这部小说中,他以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两位阿富汗女性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为自己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本文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主要对玛利亚姆和莱拉这两位女性所遭受的权力压迫进行了解读。论文从以下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两位女性如何被压迫,即权力的压迫性,权力的生产性,以及权力和主体性。本文主体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了权力的压迫性。在权力的压迫下,玛利亚姆和莱拉被禁锢在家庭,并且丧失了话语权。第二章分析了权力对知识、驯服身体的生产。古兰经和塔利班的法律是知识的象征,权力以知识的形式压迫玛利亚姆和莱拉并使这种压迫合理化。同时权力也通过规训的技术手段使玛利亚姆和莱拉变得驯服。第三章根据福柯早期和晚期的主体理论,分析了两位女主人公的主体性问题。在权力的压迫下,玛利亚姆和莱拉分别经历了主体性危机、主体性缺失以及主体性保卫战。以上述各章为基础,最后一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以福柯的权力和主体性理论为依据,本文旨在表明不仅权力本身压迫无权阶层,由权力所生产的知识、驯顺的身体也是权力的扩张和渗透。权力也生产主体,主体以及和主体紧密相连的主体性也受权力的影响。尽管权力无处不在,压迫者主体,使其主体性受到挑战,但是主体可以通过自己积极的自我构建来获得自己的主体性。福柯的主体自我构建理论也为阿富汗女性对其主体性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对翻译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机器翻译应运而生,并且已经成为目前翻译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机器翻译译文
哈代是英国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小说家。《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问世后毁誉参半,但最终渐受肯定。早在50年代,张谷若的中译本已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翻译技巧受到广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快速进程,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国际旅游这一现象也变得司空见惯。然而,就我国的翻译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孤立的语言知识点,偏
当翻译被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考察的时候,翻译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化,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这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两难境地更为突出:一方面要考
把文明古国的古老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瑰宝传输到其他文化中去,曾经是,现在也仍然是许多中外学人的梦想。不同文明的发展往往有不同的历史轨迹,而不同的历史轨迹使得不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