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实现的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语境的转换。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而这些民族文化又因其长期性、稳定性形成一种抗译性1。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以读者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受到异质文化的阻碍与本族文化的禁锢,在这双重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有可能使得原文本在转换过程中发生文化的扭曲、变形、缺失等,即文化误读。关于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存在研究已经是一个久已存之的命题,并引起了广大学者与专家的热烈讨论,这些相关研究一般散见于一些理论著作与学术期刊中,而鲜见有系统全面的专题论述出现。从理论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就其存在分析其成因,指出其所造成的双面影响,并提出相关的翻译策略是一件积极而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试在国内外关于文化误读研究的理论与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俄两国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对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这一客观存在进行综合阐述。论文由引言、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构建而成。引言部分主要对“文化”概念的缘起和“文化”定义的研究脉络作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强调了翻译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际翻译理论界从形式主义转向文化本义研究的重大变革,提出发生在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的定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任务、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也在此部分作了交代。论文正文部分又详分为“文化误读存在的理论依据”、“文化误读存在的现实依据”、“文化误读的原因及正负面效应”及“译者的翻译策略”四部分。在“文化误读存在的理论依据”即全文的第一章中,笔者探讨与论述了文化误读客观存在的理论依据:阅读学中的误读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所确定的读者决定作用为文化误读提供了坚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理解”概念又在哲学领域为文化误读作了理论补充。从现实依据来讲,历史、民族与个体差异三大因素为文化误读提供了现实存在的土壤。无论是原作者的创作,译者的阅读与再创作,还是译文读者的解读都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民族文化的深层渗透又左右着他们的创作与阅读,同时译者的个体风格差异也影响到原文本以怎样的样貌出现在译文读者面前。而其中思维语言差异、文化意象差异、物态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又是民族差异因素里的突出表现。笔者在第二章中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而在第三章中,笔者试从文化误读的两种样态即有意误读与无意误读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图示论的运用为我们详细分析译者的理解过程提供了理论证明,而译者在再表达过程中作为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是产生文化误读的另一原因,也可以说从译者拿到原文本到将译作呈现在读者面前,误读是贯穿始终的。对于文化误读所造成的影响并不能片面地妄下结论,而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文化误读这一客观事实,它既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消极效应,也同样会对目标语文化发挥积极效应。由于文化原因所造成的误读历来是令译者深感棘手的问题,在“译者的翻译策略”一章中笔者就文学翻译中由于文化壁垒造成的翻译障碍提出了三个翻译对策:替代、改写、省略,以期帮助译者减少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必要的文化误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然而各民族文化间固有的差异却成为交流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作为不同语言环境文化交流使者的翻译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树立严肃认真的态度,充实自身的异域文化底蕴,同时对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出准确的预见,在翻译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视野融合,力求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同的感受,从而推动各民族人民间顺畅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