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波探伤技术以其指向性好、能量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钢铁、木材、非金属等固体材料的无损检测中。但是在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时,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探伤设备笨重,需有较好作业环境以及高水平的操作人员;第二,由于测量盲区的存在,不能准确定位近表面缺陷,且在分析缺陷时,对缺陷的尺寸、形状等的分析较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性的进行了如下工作:
首先,研制了超声波固体探伤系统。设计了超声波发射电路,采用“高压窄脉冲激励”技术,产生幅值为400V的发射波,实现了对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固体试件的探测。设计了回波调理电路,采用“限幅+增益可调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级连,实现了幅值为400V的发射波以及100mV的回波共同调理至0-5V,并滤除信号中包含的噪声;采用输入阻抗较大、输出阻抗较小的反相比例运放电路,置于探头前端,实现了探头与各级电路的阻抗匹配。设计了上位机程序,采用MSComm控件及API接口技术,实现了上位机对探伤电路板、高速采集卡的控制,及超声波探伤与波形数据采集的同步。
其次,设计了缺陷的定位以及特征提取算法。针对近表面缺陷发射波与缺陷波重合的问题,首次采用“小波+复小波+过零率检测”算法,将重合的发射波、缺陷波分离,并利用复小波变换后所得相位谱疏密程度与发射波、缺陷波位置的对应关系,实现了近表面缺陷的准确定位;在研究特征提取算法时,分别从时域及频域的角度,采用时域参数分析、频谱分析、时频变换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固体中相同尺寸、不同形状(孔径均为5mm的方孔、圆孔、三角孔)以及相同形状、不同尺寸(孔径为1-5mm圆孔)两类缺陷的特征提取。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固体材料中一般位置缺陷、近表面缺陷(距离试件表面15mm以内)的准确定位,定位误差在5%左右,并将系统的检测盲区减小到6mm;利用所提取的特征量实现了孔径为5mm三角孔、圆孔、方孔的识别,实现了孔径从1-5mm圆孔的识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性的进行了如下工作:
首先,研制了超声波固体探伤系统。设计了超声波发射电路,采用“高压窄脉冲激励”技术,产生幅值为400V的发射波,实现了对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固体试件的探测。设计了回波调理电路,采用“限幅+增益可调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级连,实现了幅值为400V的发射波以及100mV的回波共同调理至0-5V,并滤除信号中包含的噪声;采用输入阻抗较大、输出阻抗较小的反相比例运放电路,置于探头前端,实现了探头与各级电路的阻抗匹配。设计了上位机程序,采用MSComm控件及API接口技术,实现了上位机对探伤电路板、高速采集卡的控制,及超声波探伤与波形数据采集的同步。
其次,设计了缺陷的定位以及特征提取算法。针对近表面缺陷发射波与缺陷波重合的问题,首次采用“小波+复小波+过零率检测”算法,将重合的发射波、缺陷波分离,并利用复小波变换后所得相位谱疏密程度与发射波、缺陷波位置的对应关系,实现了近表面缺陷的准确定位;在研究特征提取算法时,分别从时域及频域的角度,采用时域参数分析、频谱分析、时频变换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固体中相同尺寸、不同形状(孔径均为5mm的方孔、圆孔、三角孔)以及相同形状、不同尺寸(孔径为1-5mm圆孔)两类缺陷的特征提取。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固体材料中一般位置缺陷、近表面缺陷(距离试件表面15mm以内)的准确定位,定位误差在5%左右,并将系统的检测盲区减小到6mm;利用所提取的特征量实现了孔径为5mm三角孔、圆孔、方孔的识别,实现了孔径从1-5mm圆孔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