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理论给翻译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中西方翻译学者经常引用、讨论纽马克的翻译观点,以往的纽马克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本论文对纽马克翻译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分析该理论的性质、基本假设、语言哲学基础、合理性以及适用范围,尝试对纽马克翻译理论作一个全面、客观、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的基本论点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折衷主义及伦理视角。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折衷主义主要体现在:首先,纽马克翻译理论吸收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其次,纽马克翻译理论试图弥合翻译研究中源语导向与译语导向之问的差距;再次,纽马克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第四,纽马克翻译理论试图涵盖所有的文本类型而不是单独针对某一种文本类型;最后,翻译过程不仅仅涉及各种两元对立范畴,如:源语与目的语、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以及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而且还涉及一些中间力量或因素;纽马克翻译理论不仅仅尝试解释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两元对立范畴而且还试图解释影响翻译过程的中间力量或因素。另外,纽马克翻译理论还从伦理视角研究翻译,该理论对翻译标准、翻译中的价值判断以及译者的责任和义务高度关注。在纽马克翻译伦理思想的框架下,翻译既是一种高尚的追求真理的职业又是一种语言、文学及文化批评工具。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者对纽马克翻译理论所作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以往的纽马克翻译理论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折衷主义首先体现在该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来源上。论文的第二章揭示了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指出该理论以下述语言哲学家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基础:戈特洛布·弗雷格、卡尔·布勒、罗曼·雅各布逊、列夫·维果茨基、J.L.奥斯汀、爱德华·萨丕尔以及本杰明·沃尔夫。首先,纽马克提出的翻译过程的三个层次,即:文本层次、指示层次及主观层次以弗雷格的“意义”、“指称”及“表象”这三个哲学概念为基础:其次,纽马克根据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和雅各布逊的交际模式把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以及呼唤型文本等三种文本类型范畴;最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以维果茨基的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奥斯汀的述谓句与施事句以及萨丕尔和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为基础。纽马克翻译理论总是探求翻译过程中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理论肯定了翻译的可行性以及人类共同经验的可传达性。
第三章论述了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折衷主义思想。第一部分总结了纽马克翻译的折衷主义特色:第二部分分析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观,包括:纽马克对于翻译理论的性质、构成以及功能的看法;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三对基本假设:关于翻译性质和本质的假设、关于词语、文本和语境之间关系的假设以及关于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关系的假设。第三部分探讨了纽马克翻译理论从两元主义到折衷主义的转变。首先重新审视了语言翻译和交际翻译两分法,总结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本特色,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与豪斯的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诺德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以及格特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进行了对比,并详细列举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不足之处;其次,将纽马克后期提出的“翻译关联法”与其前期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吉里·列维提出的“最小最大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纽马克为了缩小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对自己的翻译理论所做出的修改。
第四章围绕纽马克的翻译伦理思想展开。第一部分集中探讨了纽马克翻译伦理思想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翻译的终极目的”、“紧贴原文的翻译”以及“五项中间真理”,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纽马克的翻译伦理思想属于修改版的“再现”伦理模式;第二,纽马克的真理观是符合论真理观和共识论真理观的结合;第三,纽马克的翻译伦理思想属于个人伦理而不是职业伦理;最后,纽马克的翻译伦理思想深受F.R.利维斯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第二部分,首先将纽马克的“五项中间真理”与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皮姆的“交互文化空间”以及彻斯特曼的“四种价值”进行了对比,其他三位学者的翻译伦理思想分别代表了“服务模式”、“交际模式”和“规范模式”;其次通过对四种翻译伦理思想以及四种翻译伦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这四种伦理模式的伦理学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并借此初步构建了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式。
总而言之,本篇论文揭示了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探讨了该理论的折衷主义思想以及伦理思想,以期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纽马克的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