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对于患者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中疲劳总体水平以及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的影响,探讨在“藏象学说”理论指导下揿针“形神同调”治疗CF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比背俞穴双侧、单侧、背部非穴揿针治疗对CFS疗效的差异,优化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丰富针灸经典理论奠定临床研究基础,为普及针灸“形神一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数据。方法:严格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选取90例CFS患者作为合格受试者,通过SPSS20.0生成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各30例。1.双侧背俞穴组:穴取双侧五脏背俞穴。2.单侧背俞穴组:穴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左右交替施治。3.背部非穴组:于五脏背俞穴向外旁开约1.5cm至2cm(约在足太阳膀胱经两条侧线的中间线上),避开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及腧穴阳性反应点取穴,左右交替施治。以上三组CFS受试者均以俯卧体位接受揿针治疗,首先在其背部定位所选腧穴,然后于局部皮肤行75%酒精消毒,将规格为0.20mm×1.5mm的—次性揿针(日本清铃株式会社生产)刺入腧穴所在的皮肤,胶布固定,并施以适当的力度按压10次。单侧与双侧背俞穴组以受试者感觉到背俞穴出现酸胀为度,而背部非穴组按压后须无明显酸胀感出现。留针48小时。三组CFS受试者每周均接受揿针治疗2次,8周为一个疗程。每位受试者在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行FS-14评价,并在整个疗程中详细记录其可能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相关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揿针医治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并评估单侧背俞穴、双侧背俞穴及背部非穴揿针治疗前后FS-14躯体与脑力症状评分的变化,评价其对CFS患者形神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CFS病程、FS-14总水平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水平方面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其具有可比性。2.揿针治疗8周后,双侧背俞穴组总有效率达83.30%,单侧背俞穴组总有效率达76.67%,背部非穴组总有效率为50.00%。三组揿针医治方案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相比,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背部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CFS,在改善患者疲劳水平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单侧取穴与双侧取穴疗效相当。3.揿针治疗前后,三组组内比较,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FS-14总评分、躯体疲劳与脑力疲劳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背部非穴组仅总评分与躯体疲劳评分较前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脑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三种治疗均有助于缓解CFS患者的疲劳表现,在其疲劳总体水平与躯体疲劳方面均有明显疗效。而在脑力疲劳方面,仅双侧背俞穴与单侧背俞穴揿针治疗可使其得到改善;背部非穴揿针治疗不能有效降低CFS患者脑力疲劳水平。4.治疗后,三组患者在FS-14总评分、躯体疲劳与脑力疲劳评分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组间两两相比,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在FS-14总评分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背俞穴组以上三方面均明显优于背部非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侧背俞穴组与背部非穴组相比,前者FS-14总评分明显优于后者(P<0.01);在躯体评分及脑力评分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果提示:治疗后双侧背俞穴组与单侧背俞穴组相比,FS-14疲劳总体水平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水平均无差异,且二者在以上三方面都优于背部非穴组。5.整个疗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故揿针疗法可以被视作治疗CFS的安全疗法。结论:基于藏象学说掀针五脏背俞穴治疗CFS,在改善患者疲劳状态方面临床疗效理想,对患者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形、神同调的效果,且背俞穴单侧与双侧取穴在疗效方面相当,均较背部非穴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以认为本疗法安全可靠,是一种便于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案,同时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为节约医疗资源提供试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