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为冲击波治疗骨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使体外冲击波在骨科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健康,体重2.75±0.25 kg,普通级,年龄118天±5天,雌雄不限,山东米歇尔生物公司提供,合格证号20030011;标准清洁级动物房饲养),随机分为6组(3 d、1周、2周、3周、4周和6周),每组10只,制造双侧桡骨骨折模型,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冲击波治疗侧(14 kv,2000次)。分别于术后1、2、4和6周进行X线摄片,分析软件评价两侧骨痂形成量百分比;于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和6周进行取材行病理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软件分析骨痂生成量百分比。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和6周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软件分析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AS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用配对析因分析;单独效应分析中,每个时间点两组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每组各时间点的比较用one-way ANOVA及LSD多重比较方法。结果:1、不同时间X线检测两侧骨痂形成量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在术后1、2、4、6周对照侧和治疗侧骨痂生成量都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并且冲击波治疗侧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侧(t=5.525641,P=0.0004:t=4.232911,P=0.0022:t=12.01248,P<0.0001:t=10.14185,P<0.0001)。2.病理检查:术后4周骨痂生成量百分比统计学分析显示在骨折区治疗侧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组织和软骨明显少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8.13,P<0.0001;t=11.10, P<0.0001; t=20.68,P<0.0001);而皮质骨生成量治疗侧明显多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53,P<0.0001)。术后6周骨痂生成量百分比统计学分析显示在骨折区治疗侧的纤维软骨组织、软骨和编织骨明显少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16, P<0.0001; t=11.90, P<0.0001; 1=7.82, P<0.0001);而皮质骨生成量治疗侧明显多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1,P=0.0066)。3、不同时间VEGF蛋白的检测:实验显示在术后3d直至6周治疗侧和对照侧骨折区内都发现了VEGF的表达。细胞定位研究显示在骨愈合的不同时期,多种细胞参与了VEGF的合成,在早期主要见于骨折端骨细胞的胞浆。以后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软骨内成骨区的软骨细胞、新生骨细胞、破骨细胞先后出现阳性反应,且分泌VEGF的细胞主要集中在新生血管周围。免疫组化阳性指数表明,VEGF的表达于术后3d开始增强,术后3周左右达到高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免疫组化显示在早期骨折端骨细胞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侧,阳性指数显示在术后1周、2周、3周冲击波治疗侧大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7,P=0.0005;t=-5.56,P=0.0004;t=-3.70,P=0.0049)。4、不同时间两组bFGF蛋白的检测:实验表明骨折后3 d, bFGF即在骨折端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有较强的表达,免疫组化阳性指数显示,bFGF的表达于术后3d开始增强,术后2w左右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术后3 d、1周、2周和3周阳性指数冲击波治疗侧大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34,P=0.0001;1=20.42, P<0.0001; t=10.98, P<0.0001; 1=3.09, P=0.0130)。结论:(1)体外冲击波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表达。(2)体外冲击波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FGF蛋白的表达。(3)体外冲击波能够促进骨痂生成加速骨折愈合。意义:体外冲击波应用于临床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成为治疗骨折的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