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传媒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外资传媒通过合资、独资、兼并收购、节目交换、版权合作、对等落地等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   外资进入我国传媒业原因:一方面,从我国的现实条件来看,传媒是一个大投入、厚利润的产业,而资本瓶颈制约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传媒走向市场后,欠缺经营经验,需要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借助国际传媒集团的渠道。作为交换条件,对方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外资传媒在本国的市场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面对中国巨大的、利润丰厚的新兴传媒市场,外资急于开拓新的赢利空间。加入WTO后,我国政府承诺渐次开放部分传媒市场。   外资进入传媒业后,会对国内传媒业和中国社会产生影响。负面影响包括:外资传媒对国内资本、市场份额和人才的“挤出效应”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国外资本控制的强势传媒会大量输出国外文化,从而对本国文化造成冲击,甚至颠覆本土传统的社会意识,造成文化侵入效应。   正面影响有:外资的进入,带动了传媒产业上下链条的生产,形成关联效应;外资传媒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营方式,对国内传媒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并有助于提升国内传媒人才素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善经营、懂管理的优秀人才;引入外来竞争者,激发了国有传媒的活力,搅活整个传媒市场。这是竞争效应;外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传媒产业缺少资本的问题,有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国外传媒也带来了丰富、精彩的媒介产品,更好地满足国内受众的需求等等;“引进来”可推进“走出去”,通过与外资的合作,国内传媒有更多机会打开国外市场。   针对外资进入传媒业的问题,应采取应对之策。坚持开放,以开放带来的正面效应来消解其负面影响;强化政府规制包括进入规制、投资规制、内容规制、垄断规制;建立一个针对外资的、适当保护产业安全的预警机制。重视制定对国内传媒的保护扶持政策;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加入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外资限制的重点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等。
其他文献
中国已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在各类市场中的交换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各国对生产要素的竞争从劳动力、资本、土地转变为对信息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的竞争
基于物理过程的建模方式能够真实地模拟流体的运动状态,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但对不同的流体形态以及同一种流体的不同细节状况,所涉及到的细节属性参数也不同,通常存在着较大的建模差异。首先对流体动力学的流体模拟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体倒入4种不同形状容器的流体动力学平滑粒子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的邻居粒子搜索方法,以提高在空间均匀网格上对邻居粒子的搜索速度,给出了流体与器皿碰撞的判断与
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热衷,希望从中找出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的规律、特征并由此进行趋势或者影响因素判断。从当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各家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基层党建工作总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即教学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中要体现一个“变”字,具体表现在知识的“变”,技能的“变”,情境的“变”,思维的“变”和方法的“变”。有变化的教学才是鲜活生动的教学,才是创造性的教学,所以是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2006年5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导致的股价异常变动,目前学术研究已经涉及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IPO抑价问题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被称为IPO之谜,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理论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自从Ibbotson1975年开始研究这一问题以来,历经30多年,国内外学者提出
学位
早在上个世纪,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就成为广受争论的议题。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对于“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体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