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牛羊业的快速发展,活畜及其产品的频繁调运,人畜间布病发病率上升,防控形势严峻。开展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现状及流行率,为布病进一步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过去布病检测方法单一,国标规定是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筛选,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简称胶体金)等,因此,开展快速检测方法的符合情况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筛选更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要求,全国布病防控实行区域化管理,共划分为三类区域,我省属于一类地区。《山东省布鲁氏菌病防控推进工作方案》(鲁牧动卫发[2018]22号)要求,青岛、威海、烟台为布病非免疫区,采取检测净化的措施,其余13市为免疫区,采取检测免疫措施。2018年我省首次大面积使用猪种布鲁氏菌S2疫苗(S2疫苗)对牛羊灌服免疫,免疫效果如何在我省还缺乏相关数据,为此本研究对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检测。本研究调查了2019年山东省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山东省制定符合现阶段的布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2019年共采集山东省16个地市的474个养殖场,牛羊非免疫血清共22212份,其中219个养牛场,非免疫血清11675份;255个养羊场,非免疫血清10537份。经检测,牛布病阳性样品56份,涉及15个养殖场,个体阳性率0.48%,群体阳性率6.85%;羊布病阳性样品9份,涉及3个养殖场,个体阳性率0.09%,群体阳性率1.18%。经分析,牛羊布病阳性样品来源7个市,共18个养殖场。从空间上看,主要分布在鲁西、鲁中地区;从季节上看,牛羊布病在春季为发病高峰;从群体看,牛布病多发于存栏量100-500头的小规模养殖场,羊布病在存栏量大于100的规模养殖场中均有存在。布病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无论是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是操作简便、易行和快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四种血清学方法RBT、SAT、cELISA和胶体金进行比较,分析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筛选更适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四种检测方法分别对648份牛羊血清(其中牛血清328份,羊血清320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AT、RBT、cELISA和胶体金四种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符合率较高(85%~90%)。胶体金特异性略低,但操作方便快捷,可用在调运过程中的现场检测;cELISA敏感性最高,实验室操作简易,可用在布病的防控、净化中实验室检测。为评价牛羊免疫S2疫苗后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胶体金、RBT、cELISA三种方法,对奶牛、绵羊免疫S2疫苗后的转阳率进行检测,分别在免疫后第7天、15天、30天、60天、90天、150天、180天,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奶牛、绵羊免疫S2疫苗后均能在第7天检测到布病抗体;奶牛免疫后第15天抗体转阳率最高,绵羊免疫后第30天抗体转阳率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在免疫150天后抗体转阳率均低于10%;在免疫180天后绵羊全部转阴,奶牛仅2%尚未转阴。同时检测免疫后血清中IFN-γ和IL-10含量变化,S2疫苗试验组血清中IL-10、IFN-γ的含量比对照组略有所增加,并且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变化;奶牛、绵羊试验组在免疫后第15至30天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2疫苗能刺激奶牛、绵羊产生抗布鲁氏菌的IFN-γ。综上所述本研究掌握了2019年山东省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群体阳性率,以及在空间、时间和群体上的分布;明确了SAT、RBT、cELISA和胶体金四种布病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摸清奶牛、绵羊灌服S2疫苗后不同时间点抗体转阳率,以及S2疫苗免疫一年后可以进行检测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