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惩罚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诞生的时候就伴有惩罚的出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惩罚的合法地位和作用受到质疑;然而在社会普遍声讨惩罚的时候,不少学者开始为惩罚正名,认为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惩罚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诞生的时候就伴有惩罚的出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惩罚的合法地位和作用受到质疑;然而在社会普遍声讨惩罚的时候,不少学者开始为惩罚正名,认为惩罚不可替代,强调正当惩罚的教育意义。但是无论惩罚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均无法证明对方的不合理或错误,因此,这场争议愈演愈烈,却永无休止。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斯金纳区分了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提出通过控制行为后的刺激可以控制行为的产生、保持与消退。在我国,由于对斯金纳强化理论相关概念理解得并不到位,尤其是负强化,导致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实际运用中均出现误解误用的现象。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个案访谈以及逻辑思辩,认为:惩罚的目的在于消除不良行为、维护既有秩序,而当今多元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的相悖;而强化,作为一种行为改变技术,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对于惩罚形式、程度的改变,并不能改变其本质,因此,在教育中有必要从惩罚向强化转变。
本研究具体结果可分为以下四点:
1.惩罚的危机在于,惩罚不能满足教育目的:惩罚的功能在于使犯错者承受痛苦(报应主义的观点),并防止类似的行为再次发生(功利主义的观点),其本质在于通过痛苦来压制行为;而当代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种“压制”的方法不能实现“促进”的目的。
2.对惩罚的争议在于,没有找到惩罚的替代。无论惩罚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尝试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惩罚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即能否促进人的发展。许多反对惩罚的教育家重拾的惩罚,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3.从惩罚到强化的转变,是教育内在的要求。惩罚在教育中不断发生着演变,从最初的绝对肯定,到质疑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良行为,再到让行为的自然后果来纠正行为,最后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惩罚正逐步向强化演变。
4.强化本身亦有所局限,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索。
其他文献
“鸡尾酒会效应”反映的是人类在嘈杂的听觉环境下依旧可以保持交谈的能力。目前,对“鸡尾酒会”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各种知觉线索有效地去信息掩蔽以及对信息掩
据读者反馈,《瞭望》今年第46期推出的《重整全球金融河山》专题报道,选题气势宏大,切入点准确,分析透彻,坚定了读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信心。江苏省启东市委办公室主任姜平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方面的情境转换下词语的回忆正确率,试图考察情境转换对定向遗忘的影响。我们从想象情境和学测的物理情境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实验一令学习和测试的
在当前现代化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之中不仅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方针和相对应的措施政策,同时还需要充分的结合当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的难
摘 要:现如今,全世界都已经全面进入了科技时代,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都在飞速进步,国内有许多的行业领域都在不断地朝着自动化控制的方向发展,其中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建设便是极为重要的发展内容。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关于PLC技术的运用研究越来越多,PLC技术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将PLC技术有效运用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显著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
家访,作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教师家访在学校教育中曾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愈来
时值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很多高中地理教师越发感受到课时量和教学量之间难以处理的矛盾,很难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课标要求.于是,更多教师把眼光转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来,
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行为,它对个体性格形成产生影响,对于个体行为社会化的成功与否,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目的探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
Navon任务是一个与Stroop任务类似的实验范式,常用来测量个体对复合刺激加工(整体与部分信息)的干扰控制。自Navon(1977)年发表了关于复合模式之整体加工优势效应以及整体干扰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单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每一项动态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合理、系统的利用这种种因素,包括学校中每个同学之间的关系,每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