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竹以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自然特点与人们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自身的生长特性及品格,一直影响着人们。并因其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可以说竹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还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也与环境是相互牵制、相互并存的,有一定的影响及保护作用。竹子除了点缀环境,深化意境之外,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有极强的作用。
然而竹子虽在河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丰富的角色,却始终缺乏专门的考究和著作。本文将立足史料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从一个全面全新的角度和视野,对古代河南地区竹子的种植利用加以整合,并将其影响给予一个系统的论述。
竹子在河南地区由于环境、气候等其他客观原因,使得其分布较为分散。本文通过搜集的大量方志及各类史籍资料,从中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并根据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把古代河南地区分为三部分竹林区,对各时期的竹林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从对古代河南各竹林区的各时期分布情况中,发现竹林资源在古代河南地区分布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步减少,文章详细分析了竹林资源在古代河南地区各时期消减增长的各个原因。
本文不仅仅陈述了古代河南地区曾有竹林分布,还根据史料的记载,在文中详细的介绍了竹子在古代河南地区是如何表现其自身的利用价值。反映了竹子在各时期都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不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基本保障,还对社会文化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可见大到国家政权,小到贫民百姓,都对竹子有着不可割舍的羁绊,也都认识到竹子的价值利用性。
然而结合现代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再加上竹林对环境要求的生长特性和其自身对生态的作用。发现竹林对净化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最后进一步的对竹林在人类社会中的生态作用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