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如何让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对市场经济发挥最优的调控作用是多年来财政政策研究的目的所在。经过对我国建国后财政政策的研究,笔者发现,撇开社会制度、政策、经济体制因素,我国实际上也走了一条从平衡预算到赤字预算的美国曾经走过的道路,这是笔者对中美财政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原因。另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财政政策,在美国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教训。基于此,笔者选择美国作为比较对象。 本文从对财政政策的概念认识入手,对中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回顾,并就美国罗斯福新政以来的财政政策进行了系统说明,最后,对中国和美国的财政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财政政策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进行介绍,包括财政政策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及功能。在此,对财政政策的理解不再有国别限制、不同经济体制的限制,而是一国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第二部分,回顾中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政策。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包括建国后到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财政政策、1979年至1992年“南巡”讲话前的财政政策、1993年至1998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文中对各个时期的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阐明美国罗斯福新政策以来的财政政策。这一部分的论述方法与第二部分相同,主要包括了五个时期的财政政策研究:罗斯福新政时期、20世纪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政策、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性”财政政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财政政策、克林顿时期的财政政策。最后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总体评价。 第四部分,对中美财政政策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两国财政政策进行了比较,引入传统的IS—LM模型和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为基础,对我国财政政策乘数及其调控效应进行实证评估,并与美国进行对比。其次,对中美财政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在说明两国财政政策在政策功能与操作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差异性。最后,依据两国财政政策发展轨迹,考虑到美国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财政政策发展的趋势,并给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