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过去计划经济体制起主导作用的单一经济结构瓦解,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相应的变化。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发生了改变,过去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逐渐失去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依据,已经不能充分有效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与变迁中的社会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还未完全成熟并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导致人们道德观念混乱、价值信仰迷失、道德行为标准模糊,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产生了道德失范问题。道德失范并非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必然产物,它在破坏原有道德体系的同时,能够从反面促进人们对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和思考,因此具有一定的积极特质。但如果我们任由失范行为四处蔓延,而不将其控制和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势必会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具有深化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丰富道德失范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具有为治理道德失范提供相应的对策、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实践价值。为了治理我国道德失范问题,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发展,本文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几大领域的道德失范现状入手,分析其与制度缺陷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提出相应的制度治理的对策。首先要完善制度体系安排,克服制度缺陷,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提高治理效益,保障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培育人们的制度意识和完善执行的精细设计保障制度落到实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我国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坚定制度自信,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