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专名理论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问题历来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对专名的研究从十九世纪持续到现在。这是因为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专名从语词直指现实世界,正是考察这种关系的典型范例。围绕专名的意义问题,逻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而美国哲学家约翰·罗杰斯·塞尔独辟蹊径,先后从言语行为和意向性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专名的涵义与指称展开了阐述,形成了独特的专名簇摹状词理论和专名意向性理论。本文选取塞尔的《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和《意向性:论心灵哲学》这两本论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塞尔前后两个时期提出的专名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析。
  本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专名问题的由来进行梳理和分析,介绍了塞尔之前的专名理论研究概况,包括穆勒的专名理论、弗雷格的专名理论以及罗素的专名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塞尔的专名簇摹状词理论的背景——言语行为理论和指称论,进而详细地闸述了塞尔的专名簇摹状词理论。第三部分解释了意向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意向性与专名的关系,同时介绍塞尔对克里普克因果理论的批判,进而详尽地阐述了塞尔的专名意向性理论。第四部分是对塞尔专名理论的评析,指出专名的簇摹状词理论和意向性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对《庄子·天下》篇的研究是值得当今学者关注和探讨的,可惜今人对这一研究的措思,似仍嫌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纵(历时的思潮嬗变)横(共时的不同角度)两条线索,揭示了民国时期《天下》篇研究的大致面貌,进而将其置于整个民国学术的大背景下,对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性作一总结。  一  1、民国初期,《天下》篇单篇研究兴起。由于深受清末方兴未艾的诸子学研究的影响,其研究方法仍延用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
“现代化”一词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不过,不同学科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各有不同的侧重。本文前面三章所讨论的“现代化”概念,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在美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它是冷战背景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第三世界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它塑造了当时美国政府对刚刚脱离西方殖民体系的非西方国家的“援助和发展”政策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进行了详尽而又系统的分析,他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是以独立自主的公众为主体,以平等交往为机制、以公共问题为对象,以公众舆论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交往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这个社会交往空间诞生于国家与社会的张力场中,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中介,它的目标在于合理定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节国家与社
学位
本文从各种现存的阶级形成理论以及社会变迁分析模式来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变化,主要选择马克思、汤普森和波兰尼的观点,期望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改革前后的社会地位有何变迁?第二,如何解释这种变迁?  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首先从定义和中国工人发展史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工人阶级,并将其细化为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两类。其次,结合实证材料,从经济、政治权利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评述了中国
“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毋庸置疑地应该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当今国内在探讨有关公共领域的话题之中,人们很少把它单独出来,以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专题性研究。在言及公共领域对于政治权力的制约的问题上,人们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过于简单的“舆论监督”的层面,往往忽视了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  本文认为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可
荀子之学经过宋明的长期禁锢之后,其地位在清代有了显著的提升,出现了复兴的局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清朝中期两大儒汪中与凌廷堪之上,将研究内容限制在二人的礼论和荀子观上。清朝中期的荀学复兴是汪中与凌廷堪所处的时代背景,亦是二人礼学思想和荀子观所产生的摇篮。首先,荀子以“隆礼”闻名,汪中与凌廷堪的荀学研究自然也脱不开对礼学的研究,他们二人在对礼学的研究上,与荀子有着很大的关联,本文着眼《荀子》,探讨汪
学位
分级模态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分级模态逻辑的元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可靠性、完全性、对应定理、一致性定理、真扩充定理以及一些模型论性质。具体地说,本文重新阐述了各个分级模态逻辑完全性的证明,讨论了分级模态逻辑的模型论性质,包括紧致性、L(o)wenheim-Skolem性质、不变性结果、VanBenthem刻画定理以及可定义性结果
学位
民国时期,佛教内外交困,随着居士佛教的兴起,社会思潮的激荡,佛教迎来了振兴的契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界在开展义理研究与弘扬的同时,特别注意戒律的恢复与守持。戒律是佛教止恶扬善、慈悲为怀的精神与理念的产物,其目的在于维持僧团和合,正法久住。戒律的恢复与持守对于佛教的近代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戒律的恢复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更需要在实践中应化守持。本文围绕近代佛教戒律复兴过程中所遇
学位
女性杂志作为当今大众文化中一类重要的对象近年来逐渐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向大众展现美丽、愉悦、休闲、娱乐的媒介物,其本身还是一个具有价值导向的符号系统——将信息不断编码于其中,在展示所谓美、时尚、成功等形象的同时传播着其关于美、时尚等概念、判断标准、实现方式一系列内容的论调,影响着众多女性以及整个社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审美观甚至价值观。而另一方面,女性杂志作为一个以成百上千万资产为基础的
学位
符号人学是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一种基于人类学立场的出场方式,是内在于符号形式哲学的致思理路和隐含逻辑。以文化为视角,以符号概念为基点,卡西尔通过对人类世界进行文化理解和重构,让符号人学从内隐形态过渡为外显形态。这种过渡的核心在于思维范式的嬗变。受康德哲学和现代解释学影响,卡西尔立足人的现实文化生活,通过对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诸种文化形式的批判,以主客体相统一为原则展示了人类文化的丰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