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佛教内外交困,随着居士佛教的兴起,社会思潮的激荡,佛教迎来了振兴的契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界在开展义理研究与弘扬的同时,特别注意戒律的恢复与守持。戒律是佛教止恶扬善、慈悲为怀的精神与理念的产物,其目的在于维持僧团和合,正法久住。戒律的恢复与持守对于佛教的近代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戒律的恢复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更需要在实践中应化守持。本文围绕近代佛教戒律复兴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僧伽的戒律实践与僧团的社会行为,在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之上,对民国时期的佛教戒律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地阐述和分析;并对民国佛教戒律的特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归纳与整理,对佛教戒律的“现代化”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思考。
在第一章《民国佛教与现代化》中,从思想史和戒律学的角度,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所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太平天国和庙产兴学运动使得佛教遭遇沉重打击,然而近代居士佛教的兴起和改革派人士的倡导,使得佛教复兴出现了一丝契机。历史与现实证明如果要振兴佛教,则必须恢复戒律。在经过民初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恢复戒律以振佛教,成为佛教界颇为一致的观点与主张。
第二章《民国佛教传戒及改革》,主要以社会学的方法,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寺院、传戒人数、传戒内容、传戒仪轨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呈现出民国时期实际的戒律状况。本章通过阐述地方寺院、佛教组织、政府部门三个层面不同的传戒改革措施,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改革的效果与影响。
第三章《民国佛教戒律典籍弘传下之随方理念的回归》,通过第二章的分析得出佛教戒律的恢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戒律的学习与研究方面谈,首先需要的是刊印和流布佛教戒律典籍。本章第一部分运用目录学的相关方法,阐述了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经典的刊印和流布情况。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弘一法师、太虚法师二人的学戒主张得出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必须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律学特色这一主要结论。
第四章《民国佛教戒律在时代背景下之契机精神的昭显》,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不仅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要积极的适应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本章以“民国密宗复兴下的显密之争”和“民国佛教戒律复兴下的传统清规与现代僧制”为主题,探讨了民国时期出现的“显密之争”和“规制之辩”两大问题,分析了佛教戒律在这两个问题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对它们之间的争辩,力图在戒律学语境中,尝试提供化解的方法与方便。
第五章《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与应化》,戒律的恢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它亦需要个人及僧团的严谨持守。本章即以“个案研究”和“事件研究”两个部分,着重讨论了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状况。在个案研究部分中,分别阐述了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虚云法师、能海法师四位民国高僧的情况,分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戒律思想和持戒特色;在事件研究部分中,以佛教僧团为主体,探讨了其在戒律持守中与民国政治、民国经济和民族抗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持戒的功用角度探讨了佛教戒律的正当性问题,并对佛教戒律的持守原则与应化作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第六章《民国佛教戒律特色及其现代化》,对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佛教戒律现代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阐释与思考。
文章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佛教戒律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论文采用板块模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阐释民国佛教戒律主题下的诸多理论问题,如对民国佛教戒律的基本状况、民国佛教戒律道路的抉择、民国佛教戒律理论在时代背景下的回归与开创、民国佛教僧伽制度的改革与整顿、民国僧伽及僧团的戒律守持与灵活适应等论题,并试图从佛教戒律学角度,为佛教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思考,为今日佛教如何解决道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第一章《民国佛教与现代化》中,从思想史和戒律学的角度,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所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太平天国和庙产兴学运动使得佛教遭遇沉重打击,然而近代居士佛教的兴起和改革派人士的倡导,使得佛教复兴出现了一丝契机。历史与现实证明如果要振兴佛教,则必须恢复戒律。在经过民初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恢复戒律以振佛教,成为佛教界颇为一致的观点与主张。
第二章《民国佛教传戒及改革》,主要以社会学的方法,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寺院、传戒人数、传戒内容、传戒仪轨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呈现出民国时期实际的戒律状况。本章通过阐述地方寺院、佛教组织、政府部门三个层面不同的传戒改革措施,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改革的效果与影响。
第三章《民国佛教戒律典籍弘传下之随方理念的回归》,通过第二章的分析得出佛教戒律的恢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戒律的学习与研究方面谈,首先需要的是刊印和流布佛教戒律典籍。本章第一部分运用目录学的相关方法,阐述了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经典的刊印和流布情况。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弘一法师、太虚法师二人的学戒主张得出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必须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律学特色这一主要结论。
第四章《民国佛教戒律在时代背景下之契机精神的昭显》,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不仅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要积极的适应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本章以“民国密宗复兴下的显密之争”和“民国佛教戒律复兴下的传统清规与现代僧制”为主题,探讨了民国时期出现的“显密之争”和“规制之辩”两大问题,分析了佛教戒律在这两个问题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对它们之间的争辩,力图在戒律学语境中,尝试提供化解的方法与方便。
第五章《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与应化》,戒律的恢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它亦需要个人及僧团的严谨持守。本章即以“个案研究”和“事件研究”两个部分,着重讨论了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状况。在个案研究部分中,分别阐述了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虚云法师、能海法师四位民国高僧的情况,分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戒律思想和持戒特色;在事件研究部分中,以佛教僧团为主体,探讨了其在戒律持守中与民国政治、民国经济和民族抗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持戒的功用角度探讨了佛教戒律的正当性问题,并对佛教戒律的持守原则与应化作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第六章《民国佛教戒律特色及其现代化》,对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佛教戒律现代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阐释与思考。
文章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佛教戒律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论文采用板块模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阐释民国佛教戒律主题下的诸多理论问题,如对民国佛教戒律的基本状况、民国佛教戒律道路的抉择、民国佛教戒律理论在时代背景下的回归与开创、民国佛教僧伽制度的改革与整顿、民国僧伽及僧团的戒律守持与灵活适应等论题,并试图从佛教戒律学角度,为佛教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思考,为今日佛教如何解决道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