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佛教戒律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佛教内外交困,随着居士佛教的兴起,社会思潮的激荡,佛教迎来了振兴的契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界在开展义理研究与弘扬的同时,特别注意戒律的恢复与守持。戒律是佛教止恶扬善、慈悲为怀的精神与理念的产物,其目的在于维持僧团和合,正法久住。戒律的恢复与持守对于佛教的近代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戒律的恢复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更需要在实践中应化守持。本文围绕近代佛教戒律复兴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僧伽的戒律实践与僧团的社会行为,在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之上,对民国时期的佛教戒律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地阐述和分析;并对民国佛教戒律的特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归纳与整理,对佛教戒律的“现代化”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思考。
  在第一章《民国佛教与现代化》中,从思想史和戒律学的角度,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所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太平天国和庙产兴学运动使得佛教遭遇沉重打击,然而近代居士佛教的兴起和改革派人士的倡导,使得佛教复兴出现了一丝契机。历史与现实证明如果要振兴佛教,则必须恢复戒律。在经过民初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恢复戒律以振佛教,成为佛教界颇为一致的观点与主张。
  第二章《民国佛教传戒及改革》,主要以社会学的方法,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寺院、传戒人数、传戒内容、传戒仪轨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呈现出民国时期实际的戒律状况。本章通过阐述地方寺院、佛教组织、政府部门三个层面不同的传戒改革措施,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传戒改革的效果与影响。
  第三章《民国佛教戒律典籍弘传下之随方理念的回归》,通过第二章的分析得出佛教戒律的恢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戒律的学习与研究方面谈,首先需要的是刊印和流布佛教戒律典籍。本章第一部分运用目录学的相关方法,阐述了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经典的刊印和流布情况。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弘一法师、太虚法师二人的学戒主张得出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必须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律学特色这一主要结论。
  第四章《民国佛教戒律在时代背景下之契机精神的昭显》,民国佛教戒律的恢复不仅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要积极的适应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本章以“民国密宗复兴下的显密之争”和“民国佛教戒律复兴下的传统清规与现代僧制”为主题,探讨了民国时期出现的“显密之争”和“规制之辩”两大问题,分析了佛教戒律在这两个问题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对它们之间的争辩,力图在戒律学语境中,尝试提供化解的方法与方便。
  第五章《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与应化》,戒律的恢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它亦需要个人及僧团的严谨持守。本章即以“个案研究”和“事件研究”两个部分,着重讨论了民国佛教戒律的持守状况。在个案研究部分中,分别阐述了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虚云法师、能海法师四位民国高僧的情况,分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戒律思想和持戒特色;在事件研究部分中,以佛教僧团为主体,探讨了其在戒律持守中与民国政治、民国经济和民族抗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持戒的功用角度探讨了佛教戒律的正当性问题,并对佛教戒律的持守原则与应化作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第六章《民国佛教戒律特色及其现代化》,对民国时期佛教戒律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佛教戒律现代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阐释与思考。
  文章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佛教戒律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论文采用板块模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阐释民国佛教戒律主题下的诸多理论问题,如对民国佛教戒律的基本状况、民国佛教戒律道路的抉择、民国佛教戒律理论在时代背景下的回归与开创、民国佛教僧伽制度的改革与整顿、民国僧伽及僧团的戒律守持与灵活适应等论题,并试图从佛教戒律学角度,为佛教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思考,为今日佛教如何解决道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存在形态,时间表现着人类历史活动的生成与展开,空间则呈现了人类活动广延性特征。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引起了一场以空间转向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在对城市空间问题的思考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城市空间理论结合起来产生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其中以亨利·列斐伏尔、曼纽尔·卡斯特尔斯和大卫·哈维等学者最具影响力。本论文选择哈维的城市空间思想作为研究的方
学位
“知”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而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考察“知”的汉字源流、承前学脉及其在《论语》中的含义,可以发现“知”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智慧的增进,二者相异又相连,统一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求知过程,而这一求知过程则架起了觉“仁”的桥梁。在整体的求知、求觉的修养工夫中,“知言”、“知礼”、“知命”作为孔子工夫论的三个入手之处,为学者指示了修
学位
《庄子》的世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其中对美丑观念的探讨是《庄子》重要的主题之一。有关庄子美丑思想的阐述,散见于各篇,但其核心思想集中在内篇,而其中的《德充符》是庄子对美丑问题进行比较集中完整阐述的篇章。  庄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基础,他认为“道”非实存,但化生万物,是万物的本原与终极,这就体现了庄子哲学对老子哲学的继承性;但庄子的“道”论,重点不在讨论道之本体论,而在得道之人生大美境界,这体现
学位
民国时期对《庄子·天下》篇的研究是值得当今学者关注和探讨的,可惜今人对这一研究的措思,似仍嫌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纵(历时的思潮嬗变)横(共时的不同角度)两条线索,揭示了民国时期《天下》篇研究的大致面貌,进而将其置于整个民国学术的大背景下,对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性作一总结。  一  1、民国初期,《天下》篇单篇研究兴起。由于深受清末方兴未艾的诸子学研究的影响,其研究方法仍延用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
“现代化”一词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不过,不同学科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各有不同的侧重。本文前面三章所讨论的“现代化”概念,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在美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它是冷战背景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第三世界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它塑造了当时美国政府对刚刚脱离西方殖民体系的非西方国家的“援助和发展”政策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进行了详尽而又系统的分析,他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是以独立自主的公众为主体,以平等交往为机制、以公共问题为对象,以公众舆论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交往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这个社会交往空间诞生于国家与社会的张力场中,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中介,它的目标在于合理定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节国家与社
学位
本文从各种现存的阶级形成理论以及社会变迁分析模式来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变化,主要选择马克思、汤普森和波兰尼的观点,期望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改革前后的社会地位有何变迁?第二,如何解释这种变迁?  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首先从定义和中国工人发展史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工人阶级,并将其细化为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两类。其次,结合实证材料,从经济、政治权利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评述了中国
“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毋庸置疑地应该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当今国内在探讨有关公共领域的话题之中,人们很少把它单独出来,以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专题性研究。在言及公共领域对于政治权力的制约的问题上,人们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过于简单的“舆论监督”的层面,往往忽视了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  本文认为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可
荀子之学经过宋明的长期禁锢之后,其地位在清代有了显著的提升,出现了复兴的局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清朝中期两大儒汪中与凌廷堪之上,将研究内容限制在二人的礼论和荀子观上。清朝中期的荀学复兴是汪中与凌廷堪所处的时代背景,亦是二人礼学思想和荀子观所产生的摇篮。首先,荀子以“隆礼”闻名,汪中与凌廷堪的荀学研究自然也脱不开对礼学的研究,他们二人在对礼学的研究上,与荀子有着很大的关联,本文着眼《荀子》,探讨汪
学位
分级模态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分级模态逻辑的元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可靠性、完全性、对应定理、一致性定理、真扩充定理以及一些模型论性质。具体地说,本文重新阐述了各个分级模态逻辑完全性的证明,讨论了分级模态逻辑的模型论性质,包括紧致性、L(o)wenheim-Skolem性质、不变性结果、VanBenthem刻画定理以及可定义性结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