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激光视觉的室内场景深度测量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way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图像中获取室内三维场景的深度信息在目标检测、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以及室内三维重建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嵌入式平台和线激光视觉测量技术设计了一种室内场景深度测量系统,采用线激光器和摄像头对室内场景进行三维扫描,采集包含线激光的视频数据,经过图像预处理以及光条中心定位算法提取出线激光条纹中心亚像素坐标,通过线激光三角测距原理计算出场景内物体表面各点的深度信息。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激光视觉系统实现原理和激光三角测距数学模型,由点激光测距模型引入到线激光测距模型;其次,基于激光视觉测量理论,研究图像自适应裁剪、加权平均灰度化、中值滤波和Otsu阈值二值化四种预处理算法来消除图像噪声干扰,实现对线激光光条的粗提取,并提出改进的灰度重心法提取出光条亚像素中心;然后,搭建了系统的软硬件测量平台,硬件平台主要由USB摄像头、线激光器、舵机以及嵌入式ARM平台组成,软件测量平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和Open CV开发,包括扫描控制程序、图像采集程序以及图像处理程序;接着,在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进行了测量系统校正,包括摄像头图像畸变校正和关键硬件参数校正,本文通过摄像头平面标定法完成了畸变校正,利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对硬件参数进行校正。本文最后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测试,设计了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内采集深度信息的测试方案,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深度测量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其心学的完整体系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话中有一个充分的体现。阳明“四句教”的
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H7N9、H1N5亚型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突发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此起彼伏,不仅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恐慌,影响公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还将危及我
FMCW激光测距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不依赖合作目标等优点,是获取大尺度三维物体形状信息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测量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DFB激光器可实现电流调谐,具有扫频速度快、封装尺寸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已逐渐成为FMCW激光测距的首选光源。但因其在线性注入驱动电流时会存在调频非线性的缺点,将导致激光器输出信号频谱展宽,最终影响整个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以及测量分辨率。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
学位
随着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到来,加快普及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兴办教育的重中之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望愈加迫切。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
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社会组织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也
Cu_3SnS_4(CTS)的晶体结构主要有四方相、立方相和斜方相三种,电子结构与Cu S相似,是一种P型半导体,其中的Cu具有+1和+2两种价态,具有较高的空穴浓度(~1022 cm-3),呈现金属性。CTS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104cm-1)和较宽的带隙值范围(0.8 e V-1.7 e V)。纳米晶CTS由于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显著的尺寸效应,在气敏传感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
学位
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采摘机器人的出现无疑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劳动力不足、采摘作业成本昂贵、采摘工作量大、采摘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水果自动识别作为水果智能采摘的关键技术,决定了采摘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利用YOLOv3深度学习模型,对各类水果的形状、色彩进行特征提取,实现了水果自动识别。为达到实时性应用目的,本课题实现了一种基于海思Hi
学位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薄膜为微纳米级厚度薄膜类碳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光学、力学、较高导电性可以应用在柔性设备、微型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飞秒激光因其极
近年来,随着干部体制改革,干部群体的研究逐渐由中央走向地方,副职群体也愈发受到关注。常务副职作为地方政府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履行重要职能,但学界对于常务副职运行实践并未给出明确的阐述:为何设立常务副职这一职务?常务副职具有哪些特征?在政府中履行何种职能?在行政体系中的运行表现有哪些?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常务副职的研究侧面理清地方政府常务副职的形态与职能,试图梳理地方政府领导
18至19世纪,英国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此时的社会主旋律可以用一个“变”字来概括。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思想领域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下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