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构成了我国最广大的生活、生产区域,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如不了解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说真正地了解中国社会。因此,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将始终是任何研究中国社会的人所不可逃避的。农村的互动仪式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背后的行为逻辑是农民精神文化及其价值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互动仪式背后的行为逻辑,有利于深入了解农民的内心所想、所思,有利于透过农民日常生活的表象,对农民的价值追求进行深度解读,从而对农村、农民有一个更加深入,甚至是全新的认识。在柯林斯看来,互动仪式具有市场特征。每个人将与谁、以何种形式何种强度发生互动,取决于他或她所具有的际遇机会,以及他们能够相互提供什么来吸引对方来加入互动仪式。而身份符号与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市场中最要重要的两种资源。其中,身份符号主要是指进入某一互动仪式或群体所需要的文化资本和社交技巧,是个体进入互动仪式的前提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份符号,个体便不能进入相应的互动仪式。同时,互动仪式也在不断强化已有的身份符号,创造出新的身份符号。情感能量作为互动仪式中另一种重要资源,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情感”,而是指一种参与社会互动与获得成员身份的渴求,带有明显的社会取向。具有高度情感能量的人会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而具有较低情感能量的人会对社会互动感到疲惫不堪或消沉沮丧,想要躲避。对个体而言,情感能量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但是在客观上有利于促成群体的团结。一般而言,我们仅仅把互动仪式看作是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部分,强调其传承性和习惯性。或者我们也可以以存在即合理来解释其存在。然而,互动仪式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行动,它同其他行动一样,都有其内在的行为逻辑。人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参与互动仪式,其根本在于人们对于情感能量的渴求。情感能量作为人们理性选择的共同标准,是互动仪式得以进行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