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国出土的文物上,有不少人物形象,有的为青铜器上的立体雕铸,也有的是青铜器上的铸纹或刻纹。这些众多的人物,来自不同的民族,身居不同的场合,拥有不同的身份,像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对这些人物的服饰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滇国服饰的基本面貌和制作工艺,还能够透过服饰这一物质现象,了解与之相关的气候和经济类型、阶级和民族、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民族和文献的材料,对滇国时期当地的民族服饰进行综合研究的一次尝试。全文共分为绪论、服饰的类型、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的文化内涵和结语五个部分。
绪论。概述与本文相关的“服饰”和“滇国”的基本涵义;介绍滇国服饰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滇国服饰的类型。通过分析出土的人物形象和饰物资料,对构成滇国服饰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和描述。滇国服装种类繁多,以女子的对襟上衣和男子的宽幅披衣最为普遍;发式以各式各样的椎髻为主,兼有少量的披发和辫发;饰物种类较多、质地各异,其中,扣饰是滇国极具地域特色的装饰品。
滇国服饰的制作工艺。本章从服饰原料、制作工具、制作过程和加工工艺四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滇国使用麻和毛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使用纺轮和踞织机进行纺织,并掌握了上浆、砑光、漂白、刺绣、染色等一系列服饰加工工艺。
滇国服饰的文化内涵。根据对滇池区域气候条件和滇国经济类型的认识,可以看出滇国服饰对地理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滇国服饰存在着朴素与华丽、简单与繁缛之分,这种差异是由穿戴者身份尊卑的不同决定的;结合古代文献有关民族服饰的记载,可以看出滇国境内居住着百越、百濮和氐羌三大族系,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均属于百越;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可以看出滇国服饰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表现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因素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