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可译性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是当今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法”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汉英法学翻译中,“法”是一个重要的字、词和术语,所以法学翻译离不开“法”的翻译。语言是传达思想的载体,“法”的英译是对中国法的精神的传播。古今中外,虽有许多译者及学者都曾提及“法”的英译,但鲜有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试图说明“法”的可译性及其翻译,旨在引起国内相关学者更多关注,为法学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添砖加瓦。本文通过对“法”的词源、“法”的概念、“法”的表现形式的分析研究,旨在更加精准地翻译“法”。通过对法律语言的共性与法律文化的同构性的阐释,从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证明“法”的可译性。法律语言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其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模糊性、简明性及规范性。法律文化同构性的基本表征包括法律价值形态的趋同化、法律制度层面的共通性、法律技术的同构特点。尽管“法”的翻译受到语言与文化因素的制约,但“法”在意思、形式、风格上是可译的。作者将影响“法”的翻译的因素归纳为语言和文化两类。首先是语言因素,虽然不同的法律语言存在共性,但也存在个性。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音、形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其次是文化上的限制,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以及两大法系的区别也是影响法的可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认为,要克服语言及文化因素引起的可译性障碍,可以采用归化及异化策略。具体到“法”的翻译上,即选择与“法”的词义最接近的英语词汇,或者以音译加注的方法来翻译。本文将法律文本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本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本并举例说明“法”在不同法律文本中的翻译。作者认为,绝大多数“法”是可译的,在翻译“法”时应区分不同法律文本中的“法”,“法”与“法律”,“法”的不同词义以及“法”的广义与狭义。“法”的可译性对推动法律文本的英译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希望本文有助于汉语法律文本的英译实践,并能引起更多人对“法”的英译进行探讨的兴趣。
其他文献
本文拟通过介绍香港地区房产税制,结合内地房产税制改革,借鉴其实施经验,制订真正符合内地,既实现抑制房产投机,同时又能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房产税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基层民主能够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规范化渠道,能够改进和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
众所周知,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在听力课会重复这样的机械化教学:学生听——教师对答案——学生再听。此种听力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学生的听力能力处于低下水平。因此,这就需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采用球磨法对蛭石进行快速有机插层;再运用熔融挤出法制备出蛭石-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证
随着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均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v和Hasan (1976)的衔接理论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