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类种源性疾病(Disease of avian embryo)是一类由多病原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肉鸡增重减慢、胴体降级和废弃增多等现象,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005年3月份以来,山东某规模化AA肉鸡集团公司(饲养30万套肉种鸡,共分6个分场)三个父母代肉种鸡分场的种鸡群所产种蛋孵化时出现明显的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弱雏增多,雏鸡出现呼吸道症状,饲养到30天左右时,大肠杆菌及新城疫病毒等的感染率明显升高,鸡只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其他分场未出现类似情况,由此推测该病与种鸡群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引起该规模化种鸡场种源性疫病的原因,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查,并对其主要病原进行了PCR检测,为肉种鸡场从源头净化该类疫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3部分:一、规模化种鸡场种源性疫病病原学研究山东省某规模化AA肉鸡集团公司(集种鸡场、孵化场、商品鸡场及肉品加工于一体)的种鸡场现存养AA肉种鸡30万套,6个分场,各鸡场呈地区分布,相距很远。2005年3月份以来,其孵化场出现胚胎死亡、弱雏增多,孵出的雏鸡30d左右出现免疫应答不良、生长缓慢等症状。通过对该大型AA父母代肉种鸡场中的三个分场产蛋鸡及其所产种蛋孵出的1d商品雏鸡、30~40d商品鸡的血清抗体检测,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4.33%、5.00%,鸡白痢(Pullorosis)、鸡败血支原体(MG)、滑液囊支原体(MS)、鸡大肠杆菌(E.coli)和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3.59%、12.69%、5.97%、19.62%和6.72%,从死亡鸡胚、肉仔鸡弱雏和死雏、商品育成鸡等内脏器官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分离到大肠杆菌(36.00%)、沙门氏菌(24.73%)、支原体(19.53%)和禽波氏杆菌(12.33%) 4种病原菌及ALV-J、CIAV两种病毒。结果表明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禽波氏杆菌及ALV-J、CIAV共感染种鸡后,由种蛋垂直传播到鸡胚、雏鸡造成的。二、主要免疫抑制病病原的分子生物学调查当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时,鸡群将对其它病毒或细菌变得易感,而且感染的症状、病变不典型,并造成免疫失败。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检查,发现该场存在蛋传递性免疫抑制性病毒(ALV-J、CIAV)的感染。为了解该场是否存在蛋传递性病毒与其他免疫抑制性传染因子的多重感染,本研究将采取的肉仔鸡弱雏和死胚、商品育成鸡等的脏器(胸腺、肝、脾、法氏囊、关节液及骨髓等),分别按常规方法提取组织DNA与RNA,通过四重PCR方法检测CIAV、MDV、REV、ALV-J,通过RT-PCR方法检测IBDV和VAV,结果仅检测到ALV-J和CIAV的存在,阳性率分别为9.50%和6.50%,这一结果显示,ALV-J和CIAV感染是导致该鸡场发生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三、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核衣壳蛋白p27基因的克隆与测序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是90年代初由英国鉴定出来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新的亚群,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瘤白血病。近年来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我国于1999年首先在肉用型鸡群中分离鉴定出了ALV-J的中国株(杜岩,崔治中等,1999),并通过接种1日龄雏鸡发现了一株急性转化型毒株。此后,又在中国分离出了更多的毒株(张志,崔治中等,2002)。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J亚群禽白血病是造成AA父母代肉种鸡种源性疫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分离率为24.33% ),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根据已报道的ALV-J前病毒基因组gag p27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 PCR方法扩增出与报道相同的720bp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 18-T载体中,转化受体菌TG1,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测序和分析,与已发表的ALV-J前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该片段编码序列与国内宁夏分离株(NXO101)的同源性达97.3%,表明鸡群中存在ALV-J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