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新群体——“傍老族”“异军突起”,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现象。“傍老族”源自NEET: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英文缩写,即指正值青壮年阶段的人,他们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学习,更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只是依靠父母供给为生,在中国被称之为“傍老族”。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剧烈和生存压力持续扩大,一批批大学毕业生被无情地拖入“傍老族”行列。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的出现与蔓延,一方面导致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闲置,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受阻;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损伤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既不利于大学毕业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研究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的调查,分析其族群的基本现状、主要特征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剖析其族群产生的深层原因,探析对其族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唤起全社会对“傍老”现象关注。同时,虽然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但笔者认为关键的治本之策还在于转变“傍老族”的思想观念,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系列的教育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面实现的。因此,在解决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中,笔者主张以学校特别是高校为主导,社会、政府、家庭支持的一种解决思路。本研究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全面剖析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探索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明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第二部分,通过比较,阐述“傍老族”及其相关概念,厘定大学毕业生“傍老族”的涵义及特征;第三部分,基于福州地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大学毕业生“傍老族”族群的基本情况,解析其主要影响;第四部分,剖析大学毕业生“傍老”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从内外因互动的角度明了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探析对大学毕业生“傍老族”族群的积极引导与相关对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明了其路径选择,防止“傍老”现象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