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影响,许多国家纷纷放宽或取消金融管制,金融市场陷入了波动局面。为规避风险和降低资本成本,生活在价格、汇率、利率变动风险中的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迫切需要开辟一些新的、富有创见性的途径。因此,以金融竞争和金融自由化为特点的金融创新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金融工具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工具创新对传统的会计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这些创新金融工具常常处于“游离”状态,不能进入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使得很多从事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在破产前在其报表上看不到任何“先兆”。计量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也是金融工具的核心与难点。所以,对新发布的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在我国特有的制度政策背景下采用何种计量模式能够更准确的反映与金融工具交易的相关会计信息。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更加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新准则的颁布给我国企业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运用新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为了监管机构能够更好的对执行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本文通过将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它们的差异和原因,剖析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影响,并为企业和监管机构更好的运用新准则提供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规范研究,并充分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成果,尤其是IASC和FASB制定的相关准则,对国内新发布的金融工具准则同其他国家的准则研究成果相比较,为理解国内外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核算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比较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标准”、“终止确认标准”、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和列报以及套期会计等方面的差异,发现我国新颁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趋同,和其他国家在金融工具会计规范方面的差距也在缩小,这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在一致的会计语言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跨国经营的梦想。但是由于我国本身经济和市场发展不完善因素,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不少差异。比如在金融工具的披露方面各国准则就存在着一些差异,金融工具对实体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性的披露、金融工具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的披露等方面我国的规定就和国际会计准则有所出入。财政部一举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这样大的变化给企业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会计实务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增加财务报告的波动性并需要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对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公司更加的注重公司资本的质量。在企业财务方面,金融会计国际化将改变传统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方式,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这种分类方法能够充分反映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和意图,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作出有效判断。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有利于其在表内反映,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符合目前企业的风险管理惯例和现代化管理风险技术,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更易于评价企业通过使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监管方面,会计准则的变化影响监管资本数量的计算,增加金融行业收入和损失真实性判断的难度,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对监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与其它会计准则相比,金融会计准则体系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源自现代金融的复杂性和会计准则本身的严密性与复杂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大量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二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基础、会计披露等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三是金融会计准则目前仍然是国际会计难题之一,涉及的一些问题尚在探讨中,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推进和实施金融会计准则的难度显而易见,为此,要提高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的质量,应加快对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加强执业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并且创新监管模式和增强监管力度,做好监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