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策略的顺应理论研究——以外交新闻发布会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5年查德(Zadeh)发表模糊集合后,关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就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而模糊限制语则是模糊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在简要介绍了文章的正题结构之后,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然后在顺应理论的框架下,对于其在外交部发言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本研究加以总结,指出了研究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建议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模糊限制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一种交际策略。因为模糊限制具有灵活性和恰当性的特点,不仅能巧妙地使发言人避免过多的透漏有关信息,而且于无形中维护了他们的面子,而直接的言语表达往往会招致面子威胁。因而为了更好地完成交际目的,在外交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常常使用这种策略。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外交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言论为语料,从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出发,探讨了外交语言中使用模糊限制策略的现象。侧重从结构顺应和语境顺应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模糊限制策略在外交语言中的结构顺应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所使用的模糊限制策略的结构顺应主要表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发言人就是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传递不同的言外之力。外交家通过模糊限制策略不把话说绝,永远留有余地的交际方式正反映了外交的特殊目的——维系各国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关系。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发言人的语言使用是有选择的,通过模糊限制这一策略,来顺应与新闻发布会这一语境相关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语境相关成分,以完成发言人的交际目的。研究发现,在政治外交场合,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不仅没减弱政治外交语言的准确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表达的有效性。本论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对于模糊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以及语用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从事外交,翻译以及教育工作的人员,更准确的理解外交语言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其他文献
期刊
衡量办实事的尺度,就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但有人片面地认为,所谓办实事是大官们的事,自己职务低微,办“虚”办“实”都没关系。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期刊
教师知识研究是一场教育者怎样看待课堂实践的革命(Clandinin et al.,1997)。但是以往的知识研究过于看重教师的“应然”,而忽视了其“实然”状态。出于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期刊
形合意合是英汉语对比及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常认为英语以形合为主,汉语以意合为主。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的角度对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进行了对比研究。 本
期刊
期刊
期刊
中共蒙城县疃镇党委现辖38个党支部,其中村级支部26个。全镇共有党员1680名。自2000年起,该镇党委连续被阜阳市委、亳州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光荣称号。为了保持荣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