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我国引入实施QFII制度(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作为资本项目开放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截至2011年,QFII制度施行了有八年,期间有过四次重大的渐进式放宽调整。每一次政策放宽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所产生的影响,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GARCH模型,运用事件分析法,引入虚拟变量,针对八年来QFII制度渐进式开放的四个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四个事件分别是:第一次2003年7月,QFII制度的引入实施;第二次2005年7月将QFII的总额度由40亿美元提升到100亿美元;第三次2007年12月9日,对QFII总额度进一步扩容到300亿美元;第四次2009年10月10日,将单家QFII机构投资额度由8亿美元上调到10亿美元,同时对基金类型QFII机构的本金锁定期缩短至3个月。同时,在实证分析中,引入股票交易量作为控制变量来衡量在QFII制度下国内其他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交易量对股票指数收益率波动的边际影响。通过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即随着QFII制度的渐进式实施,若不考虑金融危机的干扰,其对中国股市的正面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中国沪深股市的波动性的约束性作用逐渐显现。这种渐进式放宽的QFII政策的实施,不断扩大QFII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比重,带动了中国本土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也将投资绩优股、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的理性投资理念带给了中国投资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即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渐进式QFII制度、进一步放宽QFII政策、进一步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建设、大力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为实体经济提供定价、融资,为个人、机构投资者提供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