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s)是一族高氧耗、高代谢、低缺氧耐受、易受自由基损害的细胞群体。缺血性胆管病时胆管上皮损伤后的共同特征是上皮化的功能单位发生改建和纤维化,伴有上皮细胞缺失、基底膜损害和间质纤维化。但胆管上皮细胞同胆管型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及人胆管上皮细胞(BECs),探讨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后,BECs能否出现上皮-间质表型转变(EMT),及其相关蛋白及分子标志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是否可以逆转胆管上皮细胞的EMT,从而为缺血性胆管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大鼠及人肝胆管上皮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对2种细胞分别设立未处理空白对照组、诱导EMT组、BMP-7对EMT逆转效应组。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其E-cadherin、CK-19、S100A4、β-catenin、Fibronectin等标志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进行了体外分离大鼠及人胆管上皮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细胞纯度及存活率较高;(2)体外培养的胆管上皮细胞经TGF-β诱导后,其上皮标志E-cadherin、β-catenin、CK-19表达降低,间质细胞标志Vimentin、S100A4及Fibronectin的表达升高,出现EMT的特征;(3)BMP-7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EMT,表现为E-cadherin、β-catenin及CK-19表达升高,而Vimentin、S100A4及Fibronectin的表达降低。结论:体外培养的BECs可以在TGF-β诱导下发生EMT改变,提示BECs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变成肌纤维母细胞,可能在胆管上皮纤维性改建、导致胆管狭窄和纤维化中发挥作用。而且首次证明BMP-7可以逆转胆管上皮细胞EMT,显示BMP-7可以对缺血性胆管病潜在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