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又称黑沙蒿,属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半灌木,是我国北方温带荒漠、沙漠化的草原地带黑沙蒿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干旱区重要的固沙植物。本文采用ISSR方法研究毛乌素不同沙地类型油蒿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特征,同时探讨不同生境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试以分子生物学水平阐释油蒿种群对生境的适应机理。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油蒿的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冠幅与年均日照数显著相关,株高、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⑵采用10条引物对不同类型沙地9个油蒿种群进行ISSR分析,共检测出273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73条,种群总的多态百分率达到100%,其中多态百分率最高的为位于固定沙地生境的S9,多态百分率高达92.66%。⑶油蒿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Shannon指数为0.2241,Neis指数为0.1586。对三个不同生境进行综合考量:就P而言,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就H和I而言,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流动沙地。H和I趋势相同,P略有不同。⑷与大多数高等植物相类似,油蒿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9个油蒿的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2567,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Hs为0.1225,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57,基因流Nm为3.0913。油蒿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变异率为16.57%,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率为83.43%。⑸在9个种群所得的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917-0.993,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07-0.084。研究认为,物种亲缘关系随着遗传距离的大小而发生变化,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物种遗传距离较小。聚类分析表明,优先聚到了一起的种群地理距离较小,反之,后聚到一起则地理距离较远。由此可知,油蒿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地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⑹不同生境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流动沙地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与年均降水显著相关;固定沙地多态位点百分率与生长旺季的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