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速信息生成和传递的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一代新人,以适应这一时代节奏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更严峻的新挑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情感教育是一种理念,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重视认知、理性,忽视情感的状况而提出来的。它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了。它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历史课程标准》也随之问世。《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并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情感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的的教学目标。然而对于许多任课教师来说,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一门全新的目标,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索情感教育的内涵、原则及其作用,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强调了历史课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研究了历史课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包括树立情感意识,进行情感教学水平的分类及课节的制定,选择师生感情的交汇点,创建情感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新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推动中学历史课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献出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