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数控机床支撑地脚静刚度建模方法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撑地脚作为支撑大型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重要基础部件,其刚度对保持加工中心的稳定性及提高整机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仅存有支撑地脚安装方式的基本规范,支撑地脚的设计理论只存在经验公式,尚无准确可靠的以刚度参数为基础的支撑地脚的设计理论与设计规范。不同型号加工中心与不同尺寸的支撑地脚的匹配原则,及此原则基础上的支撑方案的匹配理论,国内外尚无相应的理论与规范。因此本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任务,从支撑地脚刚度产生机理出发,重点研究支撑地脚结合面刚度特性、支撑地脚整体刚度建模方法、支撑地脚设计方法及与之匹配的工艺流程、支撑地脚刚度试验方法、考虑支撑地脚静刚度的整机有限元分析技术与基于仿真基础上支撑方案的指导规范。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基于三维分形理论,构造了考虑结合面真实形貌状态与接触面弹塑性变形状态的支撑地脚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基于地脚材料与实际结构构造了支撑地脚结构刚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支撑地脚法切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法向载荷、接触表面形貌状态及支撑地脚的材料属性对支撑地脚整体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此完成高刚度支撑地脚的设计,形成了系列化支撑地脚设计体系并给予与卧式加工中心相匹配的支撑方案。完成支撑地脚真实结合表面形貌的提取工作,对真实结合面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合面接触载荷与接触状态及接触面积间的规律,给予三维分形理论有力支撑。搭建支撑地脚刚度测试试验平台,完成高刚度支撑地脚各种接触状态下的法切刚度的测试试验,同时完成带有螺栓预紧的传统支撑地脚法切刚度的测量试验。利用各规格支撑地脚法切刚度数据,针对一种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构建考虑支撑地脚实际刚度的整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支撑地脚静刚度对整机静特性的影响规律。将采用传统支撑地脚的多点支撑方案的整机模型与采用高刚度支撑地脚的三点支撑方案的整机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高刚度支撑地脚对整机的重要影响,再次体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制造的提出,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具备可以与人交互并协同工作的协作机器人在市场中大量涌现。然而由于传统的机器人示教技术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下和较高的专业门槛,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今的工作生产需求。虽然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交互性较好的示教技术,但是由于各自传感器存在的局限性,都未能十分理想地实现协作机器人的示教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体感设备Leap M
在传统观念中机械结构被人们视为冷冰冰的被控对象,其只能通过控制指令产生相对的运动和力。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机构学以及材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种新的具有思考能力的机器重新回到专家学者的视野,于是机械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以“智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为致动器,设计并制造出一种依靠自身运动逻辑控制的爬行机器人。该机器人致动系统将
近年来,PPP模式运作方式在国内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应用PPP模式稍晚,运作经验远不如国外成熟。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应用及国内外PPP模式物有所值评价现状,引出了物有所值评价程序待完善、项目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项目群评价方法的选择这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提出假设,在PPP项目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前,需进行项目群的比选和排序,完善PPP项目的评价
高速度、高加速度、高精度已成为高档数控机床主要的发展方向。进给系统作为实现机床空间运动的核心功能部件,其动态误差是决定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明晰机械和控制系统参数及两者之间耦合作用对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影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进给系统机电-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载体,开展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模态缩法和集中参数法,考虑进给系统传动件结合面间
本文密切结合Tri Mule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研制需求,深入研究Tri Mule机器人中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精度综合问题,内容包括误差建模、公差建模、精度分析与综合,旨在建立关键零部件形位公差与末端位姿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公差层面的精度综合,为整机的制造与装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Tri Mule混联机器人中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几何误差源是影响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的主要原因,故以该并联
在发生地震、山体滑坡、飓风等大规模灾害后,由于伤亡数量巨大,专业救援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需求。此外,灾后现场结构复杂,破坏严重,到处都是坍塌的建筑物和狭小的空间,救援人员无法进入,这大大限制了救援工作的开展。因此,发展抢险救援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救援机器人具有身体小巧,运动灵活的特点,能适应狭小空间下的工作环境,常用于军事调查和灾后搜救等任务。然而,目前的救援机器人大多采用复杂的控制和驱动系统来实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作为多学科交叉共融的机器人学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其中,由于人们对机器人安全性、灵活性等需求不断增强,基于仿生原理的连续型机器人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连续型机器人不具有离散关节和刚性连杆,采用与章鱼触角、象鼻等生物器官类似的柔顺结构,十分适合在狭小复杂等环境中进行探测、抓持等操作。对于连续型机器人来讲,高安全性与灵活性是其最突出的两大优势
随着航空航天、铁路运输、大型航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存在大量对大型结构件的现场加工、装配、维修的需求。大型结构件具有外形尺寸大、几何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对其制造和维修等均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为了适应加工大型结构件时大范围移动、局部高速精密加工的服役环境,以并/混联构型装备为核心功能部件的单机制造单元或多机制造系统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几何精度是制约混联机器人拓展其应用领域的瓶颈
热误差在机床的总误差中占比高,研究机床的热特性是减小热误差的关键。本文从机床进给系统热特性及生热功率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综合工况的生热功率计算方法,通过多工况热特性实验得到了进给速度和切削负载对于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研究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误差的补偿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开发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系统,利用FOCAS函数库编写数控系统内部监测子系统,开发和集成基于外置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子系统,
本文密切结合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需求,系统分析和对比了TriMule机器人与相同尺度和结构参数的Tricept机器人在运动学、静刚度、刚体动力学三方面的性能,完成如下研究工作:结合Tricept和TriMule机器人的构型特点,论述了两种机构拓扑构型的异同。采用矢量法推导两机构的位置逆解模型,通过对闭环方程求导构造其速度模型及无量纲雅可比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达工作空间的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