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杜鹃花科杜鹃花属20种植物的叶片、叶中脉、叶柄或花瓣、花鳞片、花萼片、花梗为材料,借助于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对其结构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探讨了相关性状的系统演化关系、生态适应意义等;并对杜鹃花属的园林应用现状与前景作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杜鹃花属形态解剖特征分析,杜鹃花属内亚属及组的划分是合理的,支持闵天禄&方瑞征系统(1995)对杜鹃花属划分为8个亚属的意见。(2)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杜鹃花属叶表皮细胞和花瓣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存在于下表皮,上表皮未见气孔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形。映山红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为平直或浅波状,马银花亚属和羊踯躅亚属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为波状;杜鹃亚属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为平直型。扫描电镜下可见:杜鹃花属花瓣顶部上表皮无毛,下表皮有气孔较密;花瓣底部上表皮有毛,下表皮有气孔较稀疏。叶、花萼、花瓣、花鳞片和花瓣表皮表皮的腺体、鳞片、表皮毛的有无,细胞纹饰及气孔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3)杜鹃花属的叶片、花瓣、花萼片、花鳞片:上表皮均无气孔,腺体、鳞片、表皮毛、突起等形态特征十分相似;下表皮均有气孔,腺体、鳞片、表皮毛、突起等形态特征也十分相似。由此推测杜鹃花属植物花瓣、花萼片、花鳞片可能是由叶片演化而来的。(4)含晶细胞在杜鹃花属叶片、叶中脉、叶柄及花梗等结构都有分布,花瓣中无含晶细胞存在;本研究观察到叶柄与叶中脉有相似结构及规律,赞同前人提出的亚属间叶中脉的维管束可能的演化趋势:周韧维管束→近周韧维管束→下韧维管束的观点,支持常绿杜鹃亚属是本属中最原始的亚属的理论;花梗的断面形状及维管束的排列在各亚属及种间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征在杜鹃花属植物的系统演化、生态适应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仅从所观测的数量特征分析杜鹃花属植物叶片与花瓣的厚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5)杜鹃亚属花鳞片、花瓣、叶表皮具有鳞片,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气孔器散生于指状突起之间,有别于无鳞类杜鹃花属植物。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有多种不同花鳞片和叶表皮类型;除了刺毛杜鹃和弯蒴杜鹃形态较特殊之外,马银花亚属的马银花组和长蕊杜鹃组微形态区别不明显。云锦杜鹃亚属叶片栅栏组织层数和叶柄及叶中脉维管束有别于其他亚属。羊踯躅亚属的羊踯躅叶表皮有表皮毛,无腺体,气孔器密生,外拱盖形状不对称,外围有多层波形条纹突起,花瓣顶部上表皮有较长的毛状体可与其他亚属区分;本研究还依据叶表皮、花鳞片、花萼、花瓣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6)丁香杜鹃、戴云山杜鹃和满山红的形态解剖特征的相似性反映出这三种植物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戴云山杜鹃中脉和叶柄的解剖特征为环状镰刀形周韧维管束和满山红中脉和叶柄的解剖特征为羽线肾形近周韧维管束,所以本研究赞同戴云山杜鹃和满山红分为不同的两个种的观点;虽然紫薇春是千针叶杜鹃的变种,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种植物叶片中脉及叶柄的形态解剖特征的不同可将其进行区分。紫薇春叶中脉维管束呈近圆形周韧维管束,叶柄髓部较小;千针叶杜鹃叶中脉维管束呈近羽线肾形下韧维管束,叶柄髓部较大。(7)杜鹃花属植物叶片、中脉、叶柄及花萼片、花鳞片、花瓣及花梗的结构的形态解剖学特征说明其有着较强的扩展分布的能力,也有较强的适应力。各亚属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不同是其对周围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独特的对环境适应的结构特征,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异。(8)杜鹃花属植物作为著名的观赏花木,它以种类、形态、花、叶色彩出奇的多样性,地栽、盆栽、城市庭院、公园风景区等广泛的抗性和适应性,被人们誉称为“花木之王”。它们在绿化、美化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园林绿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