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乡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武乡方言属于晋语的上党片,前人专门研究晋语上党片和武乡方言的成果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传统口耳之学方法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出现分歧,分歧有以下四点:第一,平声、入声是否分阴阳。第二,阴平、阳平的调型存在差异。第三,几位学者描述的上声和阳入的调型虽一样,但调值有差别。第四、沈明(2005)和王利(2008)虽然都描写了武乡丰州,但两者的阴平和阳平还是分别存在调型和调值差异的。至今用声学实验方法研究晋语还没大规模展开,也没有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武乡方言,这些都引发了笔者的兴趣。本文想就武乡方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语音技术对武乡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声学实验研究,进一步得出武乡方言的单字调格局和连读变调规律。以期为晋语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共五个部分:一、“引言”,介绍选题缘由,综述汉语方言声调实验研究成果和概况,武乡的地理历史概貌,以及武乡方言的研究概况,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二、“武乡方言音系和实验说明”包括内容为:武乡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实验字表、发音人、录音、声学仪器测量、声调段的选择、基频和时长的归一。三、“武乡方言单字调的实验分析”从调型格局以及时长等方面来考察武乡方言单字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武乡方言的单字调格局是:共有6个调类,调值分别是:阴平:21、阳平52、上声424、去声55、阴入丝、阳入523。保留入声。和前人研究成果有些差别。武乡方言单字调时长的模式为:上声>阳平>阴平>去声>阴入>阳入。舒声调和入声调时长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入声没有舒化,保留喉塞尾。四、“武乡方言双字调的实验分析”从调型格局、变调模式、类型和条件以及时长等方面来考察武乡方言双字调连读变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1、武乡方言36种连读组合中,有25种变调模式。2、除了阴平+去声的组合前字没变外,其余的组合前字全部变调。除了阴平做后字时大部分不变调之外,其余的组合后字都要变调。我们发现,前字分阴阳时,阴调的前字变调调值不整齐,阳调的变调前字比较整齐。前字不分阴阳时,变调的调值也比较整齐。3、当入声位于后字时,变调后就不再是入声,变为舒声,当入声位于前字时,变调后还是入声,不发生舒化。4、变调的类型有调位性变调和非调位性变调两种,武乡方言双字调的连读变调中以调位性变调占绝大多数,调位性变调的类型有4种:简化型连读变调、异化型连读变调、中和型连读变调和自身交替型连读变调。其中以简化型和中和型的连读变调为主。根据双字调的前字时长、调间长和后字时长的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得出武乡话双字调的8个时长模式。五、“结语”总结本文的实验研究结论,包括单字调的调型、调值和时长模式,双字调的变调模式、类型、和时长模式等,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继续研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