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研究——基于现行税制的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是我国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一项税收政策。我国自1985年恢复实施的出口退税制度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在出口退税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形势,兼顾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结合出口退税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不断地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但从出口退税的实践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出口退税立法位阶较低、未实行完全的零税率、出口退税政策变动频繁、出口退税财政负担机制不合理、出口退税管理办法有待于完善、出口退税服务与纳税人的需求不对应、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出口退税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其应有的制度价值的实现,影响了出口退税功能的正常发挥,还加剧了出口退税规范性的弱化,影响了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严肃性,损害了出口企业的信赖利益和预期可得利益,不利于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公正性。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明确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把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直接运用于出口退税实践之中,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以当前税制改革实践为目标,明确出口退税理论研究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便是以此为目标,力求尝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哪些问题?第二,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第三,细究出口退税制度的实质,应更侧重于管理,是否可以引入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第四,完善并提升出口退税制度的途径是什么?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在认真搜集和分析现有数据的同时,试图从统计调查的角度获取第一手数据,以便对以上个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表现如下:第一,对于出口退税问题的研究,采取了与前人不同的研究角度,试图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出口退税管理方面进行阐述,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二,本文引入出口退税调查机制,从微观经济主体对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反应方面,来展现出口企业的切身感受,试图得出出口退税保持稳定性是出口企业现实需求的结论;第三,从法治角度探求出口退税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完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建设为强化出口退税管理奠定制度上的坚实基础;第四,在出口退税计算方面,将出口退税与增值税进项税额联系起来,使得“征多少、退多少”的依据更为充分;第五,依托现有计算机网络平台,全面推行无纸化申报,构建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新格局。  本文的研究,以出口退税立法、制度建设、日常管理为着眼点,围绕完善出口退税制度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并提出了完善出口退税的若干建议。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章:导论。出口退税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出口国与进口国对同一商品实施征税权而产生的双重征税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其实质是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出口前生产或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间接税税款。这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我国出口退税实施情况,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出口退税问题的选题目的、意义,然后,就这一问题对前人的研究分国外、国内两部分加以综述,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思路,列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这一章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第二章:出口退税理论分析。出口退税基本理论是研究出口退税制度的基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退税具有一定的税收效应,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会影响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社会福利,它是国际贸易中消费地征税权与生产地征税权相协调的结果,并形成了消费地征税权优先的理论和实践共识。由于出口退税是间接税(在我国当前主要是指货物和劳务税)的延伸,其理论根基亦源于间接税,因此,从出口退税实践情况看,应该说出口退税更侧重于管理方面,在此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并加以阐述,以期能够对于丰富出口退税理论提供借鉴。  第三章:出口退税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和人民币汇率,文章便从出口额、出口退税额、人民币汇率三个方面来设计变量、搜集数据、设计模型并得出结果。计量结果表明,汇率对于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出口退税,但明显小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但变动幅度又受到限制,与增幅较大的出口规模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对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影响因素纳入出口退税调查问卷,选取部分出口企业开展调查,形成调查资料并予以统计,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要大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但囿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不好控制,出口企业更希望出口退税政策保持稳定。  第四章:出口退税制度演进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演变进程,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分水岭,前后出口退税规模变化较大,在出口退税立法、财政负担机制、出口退税率确定等方面反映了同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梳理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在出口退税立法、出口退税制度建设、出口退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出口退税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发展中按照消费地征税原则建立起来的税收制度,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由于社会发展进程和各国税制存在差异,导致各国出口退税制度千差万别,但消费地征税原则的实施使得出口退税制度具有可比性。通过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可以分析相关国家出口退税制度的实施情况及特点,进而总结得出对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出口退税完善路径。本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的途径。首先,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目标,并将出口退税改革纳入其中,予以统盘考虑;其次,应深化间接税(货物和劳务税)改革,为出口退税改革和完善奠定基础;再次,应加强出口退税立法、提升出口退税法律位阶,在此基础上,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优化出口退税计算办法;最后,结合出口退税管理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出口退税申报的无纸化,不断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  总之,本文立足我国现行税制,对出口退税制度从立法、管理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从加强立法的角度分析了完善出口退税立法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完善出口退税管理的启示,引入了出口退税调查机制,让纳税人的真实感受成为经济分析的依据,以增强对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然而,由于笔者长期从事出口退税日常管理,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有限,因而在出口退税理论方面的分析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虽然笔者在文中以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实现经济学与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但仍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习、补充。因此,本人将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加以关注,对上述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弥补上述理论缺憾。
其他文献
本文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和保险公司的特性入手,分析了偿付能力与资本结构、承保风险的关系,并提出了本文所需研究的问题,即资本结构、承保风险是如何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现实世界的观测数据呈现多样化特征,当观测数据表现出函数特征或者为一条条曲线时,这种数据称为函数性数据。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这样的观测数据:响应变量观测数据是离散性数据,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不断扩大,保险业累计资产规模也在飞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己达5.05万亿元。与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相对的,是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始
在国内,进入到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一种新常态,中央也适时提出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而在企业税费负担过重引起李克强总理提出降税减费的主张。在国际上,可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着“内在稳定器”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对社会
采用线段和圆弧作逼近基元是数字曲线拟合中的一个难点 ,文中给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拟合方法 .通过对点列进行二进制编码 ,以拟合段数较少和拟合误差较小为优化目标 ,变异概率和交叉概率自适应生成 ,并根据相关知识控制分界点间隙 ,所得最优解中值为 1的基因对应数字曲线的分界点 .对线段与圆弧相交和相切以及具有噪声等多种情况进行检测 ,可同时提取尖点和切点 ,还可得到逼近基元及其之间关系 ,较好地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金融的发展逐渐由依附物资资本转向依附人力资本了。人力资本已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力资本和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