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SD-OCT动态观测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愈合过程;2.通过构建Nd:YAG激光SD大鼠视网膜裂孔动物模型并动态观测其愈合过程。3.通过动物模型探讨愈合修复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收集三二〇一医院眼科自2017年4月到2019年10月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2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手术,术后保持低头位37天,分别在术前及随访6个月期间,对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行BCVA、IOP、裂隙灯+前置镜、SD-OCT等检查;2.20只雄性SD大鼠行Nd:YAG激光构建视网膜裂孔模型。建模后412天行SD-OCT扫描观察视网膜裂孔愈合过程,并于建模后112天取材,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标志物GFAP的表达。结果:1.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12只眼,裂孔闭合12只眼。裂孔闭合率为100%;术后1月、3月、6月BCVA分别为:1.05±0.24、0.98±0.15、0.86±0.19、0.81±0.23;术后3月、6月BCVA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2<0.05,p3<0.05);愈合形态以U型愈合为主,共8例,占全部病例66.7%,V型愈合4例,占全部病例33.3%,无W型愈合病例;SD-OCT扫描提示愈合过程10例出现“高反射”团块;2.SD-OCT扫描示SD大鼠Nd:YAG激光术后3天,可见视网膜裂孔,第5天可见“高反射”团块,出现视网膜增殖膜;第7天“高反射”团块逐渐消失,视网膜各层结构逐渐清晰;第10天视网膜裂孔愈合;H&E染色显示Nd:YAG激光术后1天,视网膜各层结构断裂,可见少量深染的细胞核,细胞无极性,疏松网状结构不全连接,视网膜裂孔形成;术后3天,视网膜各层结构断裂,裂孔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脱落坏死组织,散在不规则破碎、淡染的细胞核,细胞无极性;术后5天,视网膜裂孔处无明显坏死组织、可见大量有细胞突起、核淡染细胞填充,神经纤维层连续,呈较厚的疏松网状结构,视网膜前可见纤维膜;术后7天,视网膜各层结构分界逐渐清晰,较正常视网膜稍薄,可见有细胞突起、核淡染细胞,细胞逐渐恢复极性,裂孔前方可见增厚的纤维膜;术后第10天,视网膜结构基本正常。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可见GFAP阳性细胞,裂孔处GFAP阳性细胞围绕细胞增殖,并向细胞团块内增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裂孔愈合处出现大量GFAP阳性细胞并聚集为团块,视网膜表面有少量GFAP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50.24±0.03。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可有效闭合黄斑裂孔,SD-OCT扫描提示术后愈合过程中呈现出“高反射团块”。Nd:YAG激光可成功构建SD大鼠视网膜裂孔模型。SD大鼠视网膜裂孔愈合过程中SD-OCT检测到类似黄斑裂孔愈合过程中出现的“高反射”团块,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该“高反射”团块为Müller细胞增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