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于20世纪70年代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关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隐藏在语言中的意识形态,并阐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大众媒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语篇是大众媒体的产出结果,其中,新闻语篇作为一种非文学的大众语篇,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全球舆论,操控人们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看似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实际传递着各种隐藏信息,如政治立场,观点态度,意识形态等。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闻语篇,能够有效地揭露语言表述中隐藏的内容。目前针对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多从共时性角度出发进行对比研究,而本文将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APEC峰会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里的经济官方论坛,吸引着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因此,本文以2011年和2014年APEC新闻报道为语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新闻报道如何传递隐藏信息;2.被选中的新闻样本呈现什么意识形态;3.2011年和2014年APEC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有何不同及其产生原因。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以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为分析框架结合其他分析工具,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对比分析2011年和2014年APEC峰会的新闻。本文从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有线电视新闻网,中国《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以及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的2011年和2014年APEC峰会新闻中各选取5篇加以研究,并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描写层面,主要从词汇选择和及物性两个方面进行文本的语言特征分析;在阐释层面,从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考察来自3个国家5个媒体的50篇新闻样本不同的生成过程;在解释层面,通过探讨历史、经济和政治因素分析不同国家媒体在社会实践层面差异的原因。本文研究发现包括:第一,记者通过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在新闻报道中传递隐藏信息。第二,因为记者固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所以新闻媒体并非绝对的客观公正,更多的是代表其所属国家的利益。此外,不仅不同国家的新闻媒体,而且相同国家不同的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观点态度都不尽相同。第三,国家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由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所决定,因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新闻报道中发现国家间关系的转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闻语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分析新闻话语。第二,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应批评地接受各种信息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批判意识。第三,新闻媒体在传递信息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国应该加强新闻媒体的建设,扩大本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